今日的宣室殿静得吓人,这里是项景武的书房,殿内放着一张花梨长案,上面摆着一方宝砚、各色笔筒,笔筒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殿中央设着香炉,左边紫檀架上放着各色古董珍玩,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给人的感觉是总体宽大、细处密集,充满着古色古香的儒雅气息。
若不是那殿内红柱上雕刻着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任谁也想不到,这里竟是大楚朝最核心的所在,平时天子批阅奏疏、召见重臣,都在这里进行。
项景武盘膝坐在花梨长案后,一双眸子似张似阖,御案前的香炉升起袅袅青烟,弥漫在殿里,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淡淡香气。
章康笑呵呵地跨过宣室殿的门槛,朝项景武行礼道:“陛下。”
“哦,回来了,起来吧。”项景武语气很冷淡。
章康知道项景武是等得不耐烦才会如此冷淡,却不得不装出一副糊涂的样子,呵呵一笑道:“陛下,奴才方从考场那边过来,礼部选的一些试卷,也一并带来了。”
项景武脸上开始多云转晴,却仍装作若无其事道:“哦?是吗?朕竟差点忘了这件事,把试卷呈上来,朕要看看。”
章康边称喏边将手中锦盒轻轻打开,将十几份试卷摊在御案上,项景武抖擞精神准备阅览。
殿内虽然亮堂,但章康还是为项景武在御案上点了一盏宫灯,好让他看得更清晰一些,随即笑道:“说起来,这次考场上,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儿呢。”
项景武笑道:“匪夷所思?你说来听听。”
章康定了定神,将公主闯国子监、刘凡说了什么话、如何提前交卷的事一一道出,项景武听了,眉头微微皱起,道:“清河也太放肆了,国家取贤,她却是硬闯胡闹,这还了得?看来朕得找个时间好好训斥她一番。”接而又道:“倒是刘凡,全然不将自己的前程放在心上,倒是颇有意思,不过刘凡这次又在我大楚与柔然结交一事上立了大功。嗯,那就功过相抵、不赏不罚吧!”项景武一锤定音,言罢便捡起第一份卷子看了起来。
片刻后,项景武蹙眉,第一份卷子乃是吴笔的,他突然抬眸:“这个吴笔,莫非就是礼部主客郎中吴峰的少子?”
章康连忙回道:“正是,前几日陛下还召见过他呢。”
项景武叹了口气,道:“虎父无犬子啊,吴峰的诗词文章就做得很好,没想到他儿子吴笔的诗词文章也做得相当不错。”
章康便默不作声了,去为项景武斟了杯香茗,小心翼翼地陪侍一旁。
项景武继续看卷,几次忍不住说了个“好!”,一会儿又说:“程明果然不负朕的期望,他的这篇经义堪称他的绝顶之作。”
随即,项景武颇又有些失落道:“可惜程明的诗却仍不见长进,欠缺推敲,否则此子稳坐头名了。”
言罢又继续看卷,项景武看得极快,一下子,十几份卷子便品评得差不多了,捋须道:“我大楚的青年才俊果然不同凡响,这些试卷,都是上佳之作。”
说着拿起最后一份试卷,也就是刘凡的试卷!项景武一看是刘凡的试卷,内心竟是期待起来,项景武聚精会神地先看经义。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看到这个开题,项景武忍不住扶案道:“如此开题,倒是颇有意思,有独匠之心。”
接着继续往下看,整篇经义规距,全文紧紧围绕开题展开,格式亦无瑕疵,项景武便忍不住笑道:“轩宇这小子倒是滑头,经义是他的弱项,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办法,做出这样的道德文章来。不错,甚是不错!”
要说这经义,当真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寻不到丝毫的差错,可是一篇读下来,项景武总觉得刘凡写了这么多,除了这开题,其余全是废话。
最奇怪的是明明知道他是废话,却又揪不出错漏来,道理上讲得通,虽有些许惊世骇俗之语,但又点到为止,笔风一转,又跑到仁义礼智信上了。
这样的经义,若说他不滑头,真是没有天理了。
章康道:“据说刘公子入国子监前,甚至连四书五经都未熟读过,只不到半年的时间,做出的经义文章就能得到陛下这般夸赞,想必刘公子的天资已是惊世骇俗了。”
项景武点了点头,不由笑道:“想起这个滑头,朕也联想到了惊世骇俗这四个字,这样的经义,也只有他能做得出了。”
感叹完又继续埋头去看刘凡的诗词,考试的题目为“相思”,这一题,倒是难倒了不少学生,尤其是程明这样的书生,整日埋头苦读,学问自然是一等一的,可是偏偏只记得读书,却对男欢女爱这等事疏漏了。
没有男欢女爱,又谈何相思?所以程明这一次阵前失蹄,经义做得极好,就连项景武也为之意动,偏偏那诗却不入项景武的法眼。
礼部这些选题官倒是精明得很,这一次的诗题,难倒了一片人,刻苦读书的书生不知相思为何物。而感情丰富、情商颇高的学生,作起诗来却又是碍手碍脚:平时让他们作些**之词,那是手到擒来,偏偏这是考试!阅卷的都是官员、博士,平日里博士、官员们又都在学生面前板着个脸,谁还敢在他们面前写得过于**?
因此,这十几份上览的卷子,经义文章都是做得极好,然而却没有一首诗词,能够做到打动人心的!辞藻虽然堆砌得繁华如织,但偏偏就少了那么一点点让人悸动的东西。
项景武有些意兴阑珊,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刘凡的试卷上,这一看,果然愣住了,喃喃念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好,好……”这样的开头,虽然浅显,但是朗朗上口,一口道破了相思之意,直抒人的心怀。
再往下看,全词写着:“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项景武默然地盯着试卷,心思不可捉摸。
这首词名叫《雁邱词》,项景武原以为既是以雁为题,开篇自是咏雁,可是词却是先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也为下阙写雁的殉情预做张本。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接着到了第二句,笔锋一转,却是描写双雁了,“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这虽是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背后,却有着荡气回肠的情怀。
下阙,又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古与今,人与雁,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但是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也枉自悲鸣,在这里,写景与写情融为一体,更增加了悲剧气氛。
词的最后,是对殉情鸿雁的礼赞,说的是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了事。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被后来的骚人歌咏传颂。
这样的诗词,辞藻华丽,同时直抒胸臆、叩人心扉,让人在朗读之时,情不自禁地为之感伤,仿佛耳边有着雁鸣的回荡,那雁鸣声声,诉说着相思,这份甜蜜又惆怅的情怀!项景武品味着词句里的情思,眼眸顿时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