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街已经完全戒严,五百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将这里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冷厉的目光对准了来往的行人。
很多商户都已经关门歇业,管事、伙计躲在门后,从缝隙偷瞧外面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晏宁的预料,他原本只是想找个由头,把无恶不作的奸商带回去教训一顿,让茶庄关几天门。可谁能想到,这家茶庄还真是南唐探子的一处据点。
晏宁一面派人去向郑恩汇报,一面赶去茶庄在码头上的仓库。齐运茶庄的老板齐远正在仓库清点寸货,一下子被堵个正着,两下里交起手来,晏宁费了半天劲才将其制服。
很快,郑恩带人赶到,控制住了局势。
总计在茶庄内搜查出了大量的财物和武具,还有大量情报资料。诸如某某官员哪天去了哪家酒肆说了什么话,某处地方出现了什么异常等等,包括了民生,官员升迁,物价各方面的内容。
一共抓到了四十三名南唐探子,他们的头就是老板齐远。
对于这次晏宁的擅自行动,郑恩有些不满,他说:“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提前给我说一声,万一走漏了贼人怎么办?”
“惭愧,属下心急了,本想探明情况后,再向司曹禀报。”
反正打死晏宁,他也不会说自己是来寻衅滋事的,立下大功纯属意外。
两人上了郑恩的马车,马车在夹道禁军中间缓缓驶过,初春的风冷清柔和。
“晏宁,这件事情你怎么看?”郑恩靠在车壁上揉着额头。
晏宁斟酌了一下,说道:“其实这事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毕竟上次就利用了这一点给李重进那边送去了情报。南唐本来是最大的一股势力,志在天下,在各地都有探子也很正常。”
“可是,现在南唐是我们的属国,这些探子烫手啊!”
晏宁明白他的意思,这事情属于外交纠纷,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宋王朝和南唐的关系。
晏宁凑到郑恩耳边道:“司曹,我觉得这些人留着没什么意义,不如——”
郑恩一惊:“你是说杀了?”
晏宁摇头:“不,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把这些探子遣送回南唐,试探李璟的意图。如果他把探子都杀了,那就应该警惕他北上。如果他拒不承认,那就不用担心。”
郑恩想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他拍了拍晏宁的肩膀:“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还是适合呆在战场上,不适合干这些情报差事。晏宁,你是真正干这行的料,我会向官家好好举荐你。”
“多谢司曹。”晏宁心说,干这行,忠诚远比能力重要。
两人进了垂拱殿御书房,赵匡胤听了一遍详细的经过,微一沉吟:“李璟不是个有野心之人,现在咱们内忧外患,实不宜刺激他。就按晏宁的意见,把这些探子遣返回南唐,也给李璟提个醒,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说完事情,郑恩上前说道:“官家,这次能够发现南唐探子,全都是晏宁的功劳,我认为——”
赵匡胤笑着打断了他:“你的想法朕知道,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别想撂挑子。合适的时候,你会回到军队中去的。”
显然,对于晏宁的任用,皇帝已经有了主意。郑恩不再多说,告辞退下。
御书房里只剩下赵匡胤和晏宁两个人,不过晏宁并没有感到丝毫压力,就像和一个亲切的长辈相处。
“官家,是不是要赏给我一个大大的官做?”
赵匡胤没有说话,而是走到御案后,提趣÷阁在纸上写下了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晏宁走上前一看,“春雨。”
“没错,春天的雨,绵绵密密,包容万物,润物无声。”
晏宁似乎明白了什么:“官家是想——”
赵匡胤目光炯炯:“朕的敌人很多,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有的人今天是你的兄弟,明天就会是你的敌人。晏宁,你可以帮助朕吗?”
晏宁跪倒在地:“微臣万死不辞。”
赵匡胤走上前将他扶起:“不要动不动行跪拜礼,私下里和朕随意一些。”
晏宁心中一动,对于赵匡胤的厚爱,他在心中早有猜测,毕竟前世受到很多小说的影响。只是他有些不敢相信,皇帝没有和他摊牌之前,他就装糊涂好了。
赵匡胤微微叹了口气:“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上,看似风光,实则稍有不慎,就会跌得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自唐末以来,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事情发生太多了。朕能信任的人不多,晏宁,虽然咱们相处的时日不长,但朕信任你,超过自己的儿子。”
晏宁的心脏停顿了片刻,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半晌才道:“请官家尽管吩咐,微臣必当尽心尽力。”
赵匡胤缓缓道:“很多人都知道探事司的存在,它太显眼了,就像一根黑夜里燃烧的火把。它能照亮的地方有限,那么,它照不到的地方由谁来替朕守护?”
“晏宁,从现在开始,你不再兼任探事司的职位。表面上,你是内殿直的一员,暗地里替朕成立一支“春雨”密谍军队。人员你自己在民间招募,钱不够你问朕要。”
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完全避免军队,朝廷财政的注意。
晏宁问道:“不知微臣官居几品?俸禄几何?”
赵匡胤楞了一下,哈哈笑了起来:“朕就算给你加太师衔又如何?还不是一个空壳子,你要记住,不要被事物的表面吸引,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晏宁当然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是皇帝的心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比郑恩更近一层。
不过问这个问题不是为了什么官位,而是他真的需要钱......
刚刚到手,价值千贯的玉块,用出去买房以后,眼看着就要再进入赤贫状态,他怎么能不心急?
“微臣也很注重本质,当差吃饭,理所当然,当然要先把微臣的俸禄问清楚才行。”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俸禄不满意,你还不干了?”
晏宁微微一笑:“那微臣的积极性就要大打折扣。”
赵匡胤被逗乐了:“一个月八十贯的正俸,够不够?”
“虽然少了点,但勉强还算凑合。”晏宁心底乐开了花,宰相的正俸也不过两百余贯。
“但朕也有一个要求。”
“官家请说?”
“尽快在汴梁城内五品以上官员的府邸内埋下眼线。”
两人又详谈许久,时间接近黄昏,晏宁正准备告辞,赵匡胤拦住了他:“留下来陪朕吃饭,就像在家里一样,朕给你引荐一位大臣。”
晏宁本来以为和往常一样,就在垂拱殿用餐,没想到赵匡胤带着他一路向后宫行去。
皇宫内占地颇大,行动当然不是靠两条腿。
赵匡胤坐上一辆由八匹白色骏马拉拽的车辇,晏宁则骑上一匹马随侍在侧,后面跟着大群内殿直士兵和内侍省的宦官。
一刻钟后,他们到达了慈宁殿,这里是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的寝宫。
老太太刚刚被册立为太后,她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命妇,还没有适应身份的转变。
听说儿子要来,巴巴的站在宫门口垫着脚张望,赵匡胤下了车撵,赶紧迎了上去:“娘,外面冷,赶紧进去说话。”
杜太后身着一身普通的妇女常服,和一般关心儿子的母亲没有两样:“怎么?当了皇帝就不要娘了?你有多久没有陪娘一起吃饭了?”
赵匡胤苦笑:“朝政繁忙,实在无暇。”一指身后的晏宁:“不信你问晏宁,他一直陪伴在我左右,我的情况他最了解。”
杜太后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晏宁身上,这是一个俊秀英朗的少年,她越看目光越慈祥,忍不住走过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宁哥儿,是这样吗?”显然,杜太后早已被告知晏宁的存在。
晏宁行了一礼,笑呵呵道:“其实官家也很挂念娘娘,要不是政务实在繁忙,早就来看望娘娘了。”
赵匡胤很满意晏宁的回答,扶着老太太往里面走去,迎面一群人走了出来,其中有男有女有孩子。
皇后王氏领着三女一男四个孩子走过来拜见,态度端端正正,一丝不苟。
王氏是彰德军节度王饶第三女,今年十八岁,在赵匡胤妻子贺氏病死后,嫁过来做续弦。至今已有两年了,生有一子赵德芳。
三个女孩都是赵匡胤的女儿,最年长的已经有十三四岁,娴静婉约,正偷眼打量着晏宁。小一点的八九岁,也是一副小淑女的样子。最可笑的是那个才三四岁的,也一本正经的,学着大人的模样作万福礼。
男孩约莫十岁左右,没有遗传到赵氏高大的基因,身材中等,文文弱弱的。一副书生的呆样子,他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
随后是一个二十一二岁的青年,身材相貌与赵匡胤有三四分相似,看向赵匡胤的眼神中带着崇拜和敬仰。他从小就以兄长为榜样,长大后成为兄长的得力助手,他和赵普二人联手导演了陈桥兵变。
青年原本叫赵匡义,前不久改名为赵光义,他现在的职位是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
赵光义目前还只是一个好弟弟,好臣子。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赵光义并不是他最后一个名字。
最后出来的是一个四十余岁的男子,身材中等,脸色蜡黄,一双细长的眼睛似笑非笑,一只长长的鹰钩鼻挂在国字脸上,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感觉。
此人正是赵普,他原先是赵匡胤军中的掌书记,也就是军师的角色。赵普和赵匡胤一家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也姓赵,并且跟赵氏宗族似乎有那么一点关系,赵弘殷在时把他当成族侄来看待。
赵匡胤当先走了进去:“大家都到齐了,那就开始用膳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