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啊,后生可畏啊,这可是我们李家沟百年难遇的大好消息啊!”日益苍老的四叔站在大房子门前,挥动着手中两张印有名字的录取通知书,激动的说着。
“是啊,这可是好多年没出过的喜事了。看来,我们这片土地也能出人才了。那叫什么人杰地灵,也可以这样说,是吧,四叔。”老队长卫民分外激动。这些年,李家沟虽然有争有吵,但是,四邻八乡,最先矗起小洋楼的是李家沟;而到目前为止,小洋楼最多的还是李家沟;现在,这几十户人的小队里,一下就出了两个大学生,货真价实的人才辈出,无论是在乡上开会,还是茶馆喝茶,人们看他的眼光都带着几分佩服,他的腰杆也挺着倍儿直。
“我说,兰芳,你晓峰考起了,是不是要请客噢!”赵霞羡慕的眼神丝毫没有隐避。近二十年的交情了,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大大咧咧的说道。
“请,肯定请,满请,九斗碗。我们选好日子就请你们。”兰芳忍不住激动的泪花挂在眼角,大笑着对人们说。
“就是,你看看你们家晓峰,头长得四四方方的,一看就是一副当官的样子。你看,现在直接就考起大学了。是什么大学来着呢。”人群中有人问兰芳。
“是医科大学,这大学要读七年呢,出来就是医生了。”晓山接过话题。打工的岁月,累并快乐着。凭着双手,自己挣起了一幢小洋楼,成家立业,也撑起这个家。外面的花花世界,灯红酒绿,让这颗年轻的心也曾经彷徨和迷茫。李家沟人骨子里传统和忠善,最终使他战胜了自我,今年起,也不打算外出了,准备用挣的钱在镇上做点什么小生意。看着儿时一起长大的弟弟妹妹们出人头地,他在心里羡慕着。
“看看,晓刚、晓果,看看你姐,多能干,省里的师范大学啊。以后,她可就是吃皇粮的城里人了。你们一定要向你姐学习。”马利对站在人群中的儿子和侄儿说,心底也是满满的骄傲。
“大嫂,这么大的喜事,应该值得庆祝一番。来,我把家里的这几斤糖拿过来了,你拆了散给大家吃,都沾沾喜气。”刘娟提了一个篮子,里面花花绿绿的几包糖惹得坝子里的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
“谢谢您,幺娘!”在人们陷入兴奋和激动中时,晓晓保持了低调的沉默。虽然对考上大学胸有成竹,但拿到这份通知书起,她心里更有着千均重担。没有看内容,只看了要缴的学杂费,她的头就痛了。爸爸的腿好了一两年了,走路有点颠跋,不能下重体力干活了,煤炭厂赔了几千块钱就了事,这钱还不够爸爸后期的治疗费用。每逢冬天,受伤的地方就发作疼痛。相当于,这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一直负担着两个病号。五千块钱的学费,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来,大家都来吃糖。”叶英也看到了学杂费用。虽然事前早有准备,知道家里拿不出这么多,看到具体数字时还是有点发蒙。这会儿从震惊中走出来,面带笑容的散发着糖果。她主要散给老年人和年轻人,孩子们都不用招呼,各人都伸手去拿了。
一时之间,聚在一起的人又被卫东家的喜悦填满了。这场景,很像那些年凭工分分粮食,个个笑逐颜开,谈笑风生,孩子们吃着糖的同时,又被家里大人耳提面命,一定要向晓晓姐学习,以她为榜样,以后也考大学!
“爸爸,妈妈,我的意思是我们家就不办九斗碗请客了。”热闹后,归于平静的一家人回到屋里。晓晓主动提起。
“办,怎么不办,不用像他们一样,我们至少要请老亲老戚的来喝两口。”年迈的王氏,从这孩子一出生起就不喜欢她。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这会儿她却直接做主了。
“得办吧,晓晓,你看,听晓林说城里人考起大学了还得请老师,叫谢师宴什么的。我们家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也应该请你那些老师来家里吃个饭吧。”卫东自从听隔壁的说了要办九斗碗起,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人家都请客,请老师,两家墙挨墙的,这边却没有动静,这样不太好,于是决定道。“就和他家一天日子,这样你那些老师们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啊,你这是考那些老师吗,两家同一天,他们该吃谁家的好呢。”晓林问着老爸。最搞不清楚的,自从他懂事起,但凡家有大盘小事,隔壁的也会有。看看爸爸这事办的,明显的是跟人斗吧。
“其实”晓晓劝着爸爸“我们家真的没必要办,老师们都知道我家的情况,他们都不会见怪的。”
“姐,爸说办就办吧。这是人生难得一大事,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在古代是男人特有的骄傲,现在你也赶上了这金榜提名的好事,咱们也该好好的庆贺一番。”晓林想,姐姐在这个家也难得有喜事,这算一次,以后结婚算一次。再以后的人生大事,就该和这个家挨不上边了。想到此,他举双手赞成爸爸的决定。
“好,晓晓,办就办。你们也别担心,我喂这么多鸡、鸭、兔子,到时只需要买些猪肉和菜就是了,用不了多少钱了。”叶英盘算了一阵时间,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