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进入中军营帐,刘信便听到了营帐内的吵闹声,其中以樊哙、季布的两人声音最为响亮。
樊哙大叫道:“韩信而已,区区一执戟郎中,安抚河北,夺占齐地,都不过是因时而动。如今天下,汉得之十之七八,韩信不过据有齐地,在楚地唯一进展,不过是拿下彭城而已。今我汉军,携灭楚之余威,一举灭齐,有何不可?”
陈平在外面听了这番言语,笑道:“樊将军这次念的又是谁的稿子?”
营帐内,季布道:“樊将军所言,纯属一厢情愿。项王虽然勇武冠天下,但用兵之才比之武平侯亦有不足。未尝能审时度势,才败于白马之北。吾尝与武平侯论天下名将,武平侯对韩信却有八字评语。”
刘邦问道:“哪八字评语?”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便说最后会猎项王于白马,韩信只派遣李左车来,武平侯便引以为憾,忧心将来应对之策。此事,九江王当也知晓。”
英布心里暗暗骂着季布把自己扯进来,却低着头,并不言语。
一旦提到刘信,众人却都是一时间没了言语。
这其中利益牵扯太多。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也不多说了。总之在刘邦做出真正的表态之前,牵扯到刘信的事情都十分地敏感。
好在正主终于还是来了。
刘邦见刘信来,却是直接站起,走到刘信身边,把住刘信的双手道:“信哥儿,你可算是回来了,快收收心,一起讨论下该如何应对韩信。”
刘邦将刘信安排到右手第一位坐下,这个位置在刘信到来之前一直是空着的。刘邦让刘信坐在此处,显然也是认可刘信功劳第一的。对此,众将却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樊哙见此,却是大笑道:“如今汉王与信哥儿都在,害怕打不赢韩信吗?”
“打不赢。”刘信倒是很爽快地给予了回答。
樊哙却是被刘信这般爽快的话给呛到了,一时间没了言语。
刘邦笑道:“信哥儿为何这般说?纵然叔父才能有限,你可是连挫楚军的?未免将齐军的力量给夸大太多了吧?”
刘信向刘邦拱了拱手道:“叔父有所不知。我之所以说打不赢,倒不是因为韩信有多厉害。而是有战例可供叔父咨询。”
刘邦笑道:“你说的莫非是你在修武为那些年轻武将编写的《战例》?”
显然刘邦对刘信的关注,比刘信想象的还有多得多。
刘信点了点头道:“不错。臣侄曾经在其中列出了十大以少胜多的案例。便说淝水之战,秦军不可谓不强,但因为所率领的军队混杂不一,号令不明,众心不一,稍遇挫折,便各顾各的安危,作鸟兽散。一代雄主,最终落得凄惨下场。不可不引以为戒也。”
刘信所说的淝水之战其实发生在东晋时代。前秦皇帝符坚统一北方后,便要灭晋。却被东晋北府兵击败于淝水一带。明明统帅有百万大军却只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
刘信编造战例,却也秉承拿来主义的思想,改编了一下年代,不免要穿凿附会一般,以作今日之鉴。
刘邦击败修武城外楚军解了修武之围,便得到了这些书,时常偷摸拿来阅读。
刘邦看向在场众人,却不得不承认刘信的分析是对的。莫要看营帐内人才济济,但真正忠诚于自己的却没有几位。
英布,人家自己就是诸侯王。之所以听从自己的号令,便是指望着自己帮他复国呢。
季布就不要说了,本来就是楚军将领,后来又跟刘信走得太近。
便是张良、陈平,这二人,若是自己死了,无论比能力还是比威望,自己的儿子们中又没有比刘信强的,他们那时拥戴刘信上位绝无任何的心理负担。
至于刘信,那就不必说了。刘邦迄今为止还不知道刘信这小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只能感叹自己这侄儿心机与城府,比自己还要深。
刘邦正要表达态度,却有信使持战报来,报告说钟离昧已经率军离开了成皋,往东南方向去了,根据目前打探上来的情报,曹参判断钟离昧很有可能已经归楚了。
钟离昧手上有一两万楚军,同样是一支可观的力量。刘邦对钟离昧十分重视,也给钟离昧开出了优渥条件,只要钟离昧在曹参军抵达成皋之前,答应降汉,便可割地为一方诸侯。
但钟离昧显然并不将刘邦的这个条件放在心上。即便项羽不在了,仍是要一心归楚。
对此,众人也不过是一时的感慨,毕竟哪个王朝在覆灭之时没有一二之忠臣呢。
只是钟离昧手底下两万兵,若是归了韩信,便会让韩信的实力又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这却难免让刘邦感到心慌慌。
刘信道:“汉王可书信致韩信,约他到定陶商议安定天下事宜。若钟离昧去了彭城,便要他奉上钟离昧人头,以表忠心。”
刘邦被刘信这一提醒,却也明白刘信所谋了。其实这一招,韩信也曾经用过。韩信当初在抚平河北之后,听从李左车之建议,修整兵马,并不攻燕,只以言语威胁燕王臧荼,要他归顺。燕王臧荼畏惧韩信抚平河北之威名,果然背楚向汉。
刘信这一条计便是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刘邦当下微笑道:“信哥儿一向雅文才,善典故,便为叔父代写一封书信,致齐王韩信。”
刘信也不推辞,当下取了纸笔,再次做了“文抄公”,却是挥毫泼墨,敷衍成篇,一气呵成。
毕竟,古代的檄文名篇,他却也读过几首的。在这个缺乏文学家的年代里,刘信便是那最靓的仔。
刘邦读罢,果然欢喜无限,觉得这篇文章霸气非凡,发出去的确可以很长自己的面子。便直接盖了玺印,派遣陆贾作为使者,带领一队人出使齐国。
一封慷慨激昂的书信同样也需要实力作为保证的。陈平建议刘邦多立诸侯国之旗帜,以宣扬天下归汉之趋势。于是,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如果不是刘信拒绝,可能还会有个晋王刘信,总之诸侯王的旗帜在随刘邦中军一起,浩浩荡荡往定陶城方向而来。
刘信既然回归,又拒受晋王之封印,以法家门派自居,刘邦便任命刘信为左丞相,与刘交、叔孙通一起筹划刘邦的登基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