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书屋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三二二章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第三二二章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1 / 1)

最新网址:www.botaodz.com“为什么民国能产生像“建筑四杰”那样的大师,而现在却出不了建筑大师?”

当李华勇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座谈会的现场愈发热闹,更多师生开始议论纷纷,老钱和那位团委老师也停止了窃窃私语,他们饶有兴趣的看着大家议论。

教室里的声音越来越大,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是啊,虽然在如今的大学里存在诸多毛病,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八十年代毕竟算是咱们国家的“理想年代”。实事求是的说,如果单纯“讲情怀”的话,那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们可能是要比他们的后辈们多具备一点点情怀。

而只要是“有情怀”的人,那多半就会对李华勇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这就是师生们展开热烈讨论的原因。

只可惜参加议论的人虽然很多,大家也找了很多理由,分析了很多原因,只不过没一个人把自己的说法摆到台面上----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大学生都腼腆,而是大多数人分析的原因,可能连他自己都觉得不怎么站得住脚,所以不太好意思在这样的场合公然说出来。

大家商议半天后,最后由雷雨彤代表她的同学说出一个答案:

“勇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大师的诞生,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

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李华勇笑了,他先用目光巡视一周:“这种说法虽然唯心,不过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没有人接李华勇的话,不过有不少人默默点头。李华勇既然又说“唯心”,又说“只有一定的道理”,很显然他是有不同看法的。见雷雨彤说完话后不再有其他人开口,老钱开口发话了:

“那小李你来说说看,你认不认同这种看法?”

李华勇对老钱一笑:“可能是我刚才的问法有问题吧,这主要是看什么级别的大师了,假如是像诗坛李杜,棋坛吴清源,或者科学界牛顿爱因斯坦这种级别的大师,那我承认雷同学刚才的话有道理,人类能诞生这种级别的天才,这本身就是一种运气。”

顿了一顿李华勇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就不扯远了吧,就仅限于咱们建筑行业内部,大家说就像梁思成先生,杨廷宝先生,他们这些建筑大师,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吗?”

没人回李华勇的话,和前面一样的道理,没人好意思在这个时候说个“是”字。

必须承认梁,杨二位先生的确是大家公认的建筑大师,然而要说他们这种级别的人物是“可遇而不可求”,那搞建筑的还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冷场,当李华勇说完这句话后,教室里出现了短暂冷场。

是啊,既然像“建筑四杰”这样的人物并非是可遇而不可求,可为什么在他们之后,国内却很少出现能和他们比肩的建筑大师呢?这时候有些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有些人在继续思考原因。

只可惜有人没让大家思考多久,是那位济同大学的团委老师,他笑着对李华勇说道:“这个,小...李,李同志还是你来说说吧,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在我看来,现在之所以很难出现建筑大师,很可能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哦?李华勇不仅说他知道原因,并且一说还有两条,团委老师来了兴趣:

“说,你给我们说道说道。”

“这第一条,很可能是咱们国家现行体制造成......”

李华勇刚说完这第一句话,团委老师脸都绿了,不仅是他,老钱也同样色变。两人不由自主对视一眼,心说不会吧?这个年青人前面的表现都好好的,标准的伟光正啊,满满的正能量啊,可怎么到了这最后关头,他怎么也说起什么“体制问题”?难道......

李华勇却没有去观察他们俩的表情,他再次环顾四周,然后继续说下去:

“大家知道,咱们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咱们国家政治生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重集体,轻个人,我们历来都推崇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应该说因为这个原因,这导致在现行体制下,很难出现让大家熟知的建筑大师。”

老钱松了口气,团委老师同样松了口气。不要以为国内的体制真的不能批评的,那只有政治幼稚的人才会这样认为。

比如李华勇刚才说的这一条,他这算是在批评“体制”吗?从字面上看着当然算是,然而他说这种话会有什么大问题吗?如果这都有问题的话,那肯定是个不太正常国家。

只不过在现如今的八十年代,咱们国家还算正常,所以这话李华勇敢说,老钱和团委老师也敢听。

李华勇的话当然有其道理,这其中的逻辑也不难理解。抛开其他领域不谈,仅在建筑行业内就事论事的话,“集体主义”当然会阻碍建筑大师的诞生。

这是因为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的行当,不说李华勇现在从事的施工,哪怕是从事建筑设计,一个项目也很难由一个人设计完成。

众人皆知香江中银大厦是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然而真要较真的话,这栋大楼真是他一个人设计的吗?嗯,更准确的描述,说这栋建筑是由“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也许更合适。

李华勇刚才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本身就需要高度协作,如果你在这个行业再强调集体主义,那自然就导致建筑师很难出头,即便出头了也很难扬名。

完全可以想象啊,香江中银大厦能让贝聿铭先生名扬天下,但如果是换成让国内来做这个项目的设计的话,国内基本都是“某某省设计院”,“某某市设计院”,“某某行业设计院”,以这种名义出设计的话,那谁会知道设计师是谁?谁会对你“某某省某某市设计院”感兴趣?

既然设计师的名字都不为人所知,那怎么会有什么建筑大师?

李华勇说的这个问题,可能也算是国内建筑行业的一个弊端吧。就在李华勇穿越之前,如果你在那时候统计国内排名前十的十大高楼,你会发现一个很憋屈的现象:

在这十栋高楼中,施工自然全部都是由国内企业施工,然而翻看这些高楼的设计单位,你会发现十栋高楼倒有八栋半是由外国设计事务所设计。甚至那栋联合设计的大楼,也是由外国设计事务所为主,中方设计院为辅,名字排在人家的后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由很多因素凑成。

然而李华勇认为,咱们国家太过强调“集体主义”,应该算是原因之一,在建筑行业,尤其是在建筑设计领域,那最好还是多强调一下“个人主义”为好。因为这样做更容易让建筑设计师扬名,而在国际建筑市场,建筑师的名望其实是非常大的竞争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哪怕李华勇的确是在“批评体制”,他也可以说得坦坦荡荡,老钱和团委老师也能听得坦坦荡荡。

当然喽,仅仅只有这条还缺乏说服力,这还不是无法诞生建筑大师的全部理由,毕竟再怎么说,这样一条也只能算是“外因”,而世界上很多问题,真正起关键作用的那应该还要数“内因”。

而这个“内因”,那就是李华勇准备说的第二条。

李华勇稍微停顿一下后,他缓缓开口,说出了他个人认为的第二个原因:

“咱们刚才提到了四位业内前辈,探讨为什么在当下还没诞生能和他们四位比肩的建筑大师,既然承认和他们有差距,那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世人对他们这四位前辈的评价吧,也许就在这些评价中,大家就能读懂其中的差距。”

在接下来,李华勇开始像背书一样介绍起四位前辈:

“.....梁思成先生,,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他创办了华清大学建筑系,他撰写了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他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他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墙奔走呼号,他毕生都在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世人对他的评价: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杨廷宝先生,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世人对他的评价: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童寯先生,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他设计的作品凝重大方,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他数十年不间断地进行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有重大贡献。并且早在30年代初,他就开始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园林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世人对他的评价: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刘敦桢先生,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泰斗,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古建史研究,他在学科建设中有一系列突破,著作颇丰....世人对他的评价: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李华勇背书一样背完几段话后,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而在座有很多师生跟着他一起笑。

的确,到这个时候已经毋庸多言,李华勇这几段话的重点,其实就在那最后的八个字: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只有做到了这八个字,那才有资格称为建筑大师!

到最后李华勇终于说出了他的答案:

“我们现在都在讨论和四位前辈的差距,那么我们差在哪呢?是西学吗?不,我认为我们这个年代最缺失的,恰恰就是我们的国学,因为我们的国学造诣比不上他们四位,所以他们是建筑大师,而我们不是,事情就这么简单。”

最新网址:www.botaodz.com

最新小说: 玉骨天香(重生) 特种兵之神级教官 桃色卫生院 铁拳无敌陈扬 离婚后,我和偶像歌手同居了 枕上契约妻:老公,慢点撩 乔冬暖 我的软萌女友 都市终极战神 支付99元,为你打造强大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