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烈士陵园
“什么条件。”李明渊有些猜测道。
“我希望能到你或你背后人的领地上传教。”大卫目光闪烁道,他也并不能确定李明渊背后是否真有人。
李明渊有些好笑,但是他却没有拒绝。
“我家主上从来尊敬信仰自由,绝不会干涉民众信仰,故而你们完全不用担心在我们的领地上会遭到迫害,当然也不要指望我家主上会帮助你们。”李明渊笑道。
他深刻的记得那一夜刘峰对他所说的话:“我们华夏人从来不会真正去信仰神,信民们的行为更像是利益交换,我们华夏人信仰的永远只有自己的祖先,只有对待自己的祖先时才是至纯、至净。”
而且由于这个天父教教规不让信徒保持对祖先的祭拜,又完全迥异于各个社会主流学说,根本无需担心它会在麻青镇传播开来。
这话一出,大卫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赌对了,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地方,哪怕是一个小镇|顶|点|小说之主管理的百姓也不比他们家乡的伯爵人少多少,而南安郡大帅在他们的家乡就是一个大王国的国王。
“那好你随我来,番薯都在我们的仓库里。”大卫说完,便领着李明渊前往他们的仓库。
然后李从煜让自己的护盐队士兵前往市场买了两辆牛车,将番薯全部运走。
“保罗,这儿就交给你了,我要跟着他们去传教,尽早让他们成为主的子民。”大卫一脸严肃道。
“是,大卫,等其余人回来后,我会去看你的。”保罗也是有些难受,他们一群人来到这个遥远大陆传教,困难重重,有的人受不了就回去了,有的人离开这里传播主的荣耀,只剩他和大卫留在这里当作基地,等他们的兄弟累了,可以回到这休息。
现在一直与他相伴的大卫也走了,只剩他一人忍受孤独寂寞。
“我走了,还请保重。”大卫拥抱了一下保罗,便急忙追上了李从煜等人。
返回李明渊的住处,三公子消息还没到,李明渊只好让士兵们带着番薯先行回麻青镇,而他和周正继续等待。
至于大卫,自然跟着士兵先行,他着急的传播主的荣光。
直到第二天,三公子的命令才来。
于是李从煜跟着一个近百人的庞大的车队缓缓离开郡城。
※※※
三山县,麻青镇。
一切又都走上正轨,刘峰的工作恢复了原样,经过了一月断断续续的抄写,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业已抄写完毕,他让人多抄几份,一份派人快马加鞭送给吴老,其余几份自然惠儿,华元,程小牛都有。
一晃三日即过,昨日麻青镇预备役第一次训练,在刘峰的主持下进行,他从自己的部队里抽调了些骨干作为教官,教授青壮训练。
预备役训练强度自然不如士兵们,刘峰还特地削减了体力训练,增加了战术训练。
青壮们虽然苦,但也还咬牙坚持下来,伙食方面刘峰也没有亏待他们,只是由于担心他们吃撑了,刘峰限定了饭量。
一切都很顺利完成,也没有出什么岔子。
正在书房里处理公务刘峰听着叶寻的汇报,李文清已经带着钱赶回来,他后面番薯大队也出发了,只有李从煜还呆在郡城等待三公子的命令。
“大人,魏田典吏和赵松司吏求见。”这时一个侍从从外面走了进来向刘峰禀报道。
“让他们进来。”刘峰估计魏师傅是选拔已经结束了,来通报结果,而赵松是木匠会是什么事,难道是墓园修好了?
魏师傅和赵师傅走了进来,而魏师傅地位高自然先开口:“大人,这是我们选拔结果,一共招收九十八名学徒,还有四名直接通过工匠考核的人,名单在这,还请大人查验。”
刘峰接过名单后,翻了翻,通过考核的都是从县城里带过来的百姓。
“嗯,不错,他们就交给你了,你看着分配他们工作,当然暂时先别接触那些东西,先观察他们的忠诚度。”刘峰点了点头,表示满意,然后下达了指令。
“是,大人。”魏师傅应道。
赵松见魏师傅禀报完,便上前道:“大人,您下令建的烈士墓园,经过半月业已完成,各个亡故士兵的墓碑也已在孙石匠的日夜赶工下完成了。”
“辛苦了。”刘峰也清楚半个月这些木匠石匠很是卖力。
“为大人服务,不觉辛苦。”赵松闻言心中一热,只觉精神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好好,现在我再交给你一个任务,把这几个字刻出来,明日举行仪式要用他们。”
说着,刘峰提笔在纸上写下“民族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抄了一个月的书,他的字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不再像之前那样不堪入目,达到了普通人水准。
魏师傅识字,他看的出来这几个字的含义,也不自觉心生崇敬,他虽然没有经历战斗,但是却也看到过战斗结束后那种血腥、狰狞的场面。
抗击蛮子死去的士兵,这八个大字那些士兵完全当的起。
赵师傅接过那张纸,郑重的收好,他虽不识字,但是却不妨碍他知道其重要性。
之后,刘峰将李从煜和郭逢春及军队武官等招来,与三人讨论了一下明日烈士入驻仪式。
李从煜和郭逢春不欲百姓也参与,那样的话会耽误他们的生计,甚至人太多难以安排,万一弄出点骚乱就麻烦了。
然而刘峰力排众议,但凡他之所属百姓包括景嘉镇之人,都要去参加烈士入驻仪式,哪怕这一天的工分免费发放。
两人觉得刘峰有些不理智,也很难理解刘峰的想法,但是刘峰作为最高权力执掌者,他要做的事他俩根本无法阻挡,也就只好听命,努力安排,尽量减少失误。
商议完后,他们便返回各自安排事务,李从煜还亲自前往景嘉镇进行安排指导。
※※※
乾化六年五月一日。
那一日,很不凑巧,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让我的心情更加阴郁。
在前一日,我和那时还只是个都尉的陛下争执的很厉害,陛下也是第一次独断专行,下达了我和温宇都不支持的命令,但是我们却无法阻止,幸好我们也没有能力阻止。
由于我和陛下的三年之约,嗯,虽然我知道那约定无论是否成功,陛下都不会放我走,但是却让我有了心理安慰,于是我努力工作,尽力安排百姓,以期忘掉昨日的不快。
我带着景嘉镇镇民,有三千人,至于人数增多的原因,人老了记得不多了,就跳过。
踏着细雨,泥水四溅,我却浑然不在意,毕竟作为高层的我,肥皂造出来后首先享用自然是我们一群人。
那时我的目力远非现在可比,根本无需什么望远镜、老花镜,老远就看到一大堆人,井然有序的站在那儿。
我将这些镇民交给赵舒城,对,就是那个连做两任阁老的赵舒成,当年他还只是个小年轻,老夫教训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我穿过人群走到最前方,只见陛下,白老,温宇,张泽军,张正孝,萧城,还有后来大放光彩的章化将军,尽皆脸色肃穆站在陵园前。
不知为什么,我也被感染了,心情十分沉重。
看着园门上“烈士陵园”四个大字,我的脑海里瞬间涌起了那一场场战斗,与大多数文官不同,那时的我可是拥有与陛下不相上下的武力,故而前期的每一场战斗我都有幸上去厮杀。
没有经历过战场厮杀,浴血奋战的人,没有经历过前一刻还救了自己的士兵,这一刻就倒下情景的人,很难想像当时我的感觉。
在我还在回忆时,刻着“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的大碑放入挖好的坑中。
我们站在最前面的人,一人拿着一个铁锹开始铲土掩埋它的底座。
由于土壤湿润,白老也是亲自动手,虽然林晃想要代劳,但是白老自己坚持,也就放任了。
随着陛下将最后一铲填平,司仪高声宣布“礼成,献花圈”
我们每人接过一圈花圈,都是用纸做的,小雨将花圈打湿,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的意义。
“礼毕,行军礼。”
司仪的声音很大,传遍所有人,前方士兵纷纷举手行礼,百姓也随着昨日的安排跟着行礼。
运气不错,居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这让我松了口气。
“礼毕,进陵园。”
作为第一梯队,我们首先走了进去,陛下走在最前面,我时刻留意这陛下的表情,因为我想知道他真实的一面。
一排排墓碑,上面刻着名字及其籍贯,虽然我连一个人的名字和他样貌都对不上号,但是这不妨碍我的悲伤之意。
大致走到最后一排,我猛然间发现陛下的脸上居然有了几丝泪珠,这是我从未看到过的,以前不曾有,以后大半辈子也不曾有。
后来我才知道陛下居然记得所有人的名字和样貌,这等记忆力是好,也是坏。
走过一百二十七座墓碑,勾起一百二十七种回忆,个中滋味我无法体会,也不想去体会,以陛下惊人的意志力都无法承受,我还是算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走出了陵园,天气出奇的好转了,雨歇虹出,我对陛下的不满荡然无存,甚至。。。
——以上摘自《李从煜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