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議之後,伴隨着寧策的指令,偌大環慶路,頓時就變得繁忙起來,
眾將紛紛趕回各自駐地,開始抽調精兵強將,準備出征,民夫們推著小車,車上堆滿厚厚的軍資物品,外面用苫布蓋着,遮擋風雨,也是開始聚集,隨時準備跟隨大軍行動。
古代用兵打仗,動不動就號稱幾十萬,其實都是誇大其詞,用來壯聲勢用的,
並且便是實際動用的兵馬,水分也很大,
就比如劉法的統安城之戰,劉法號稱統率十萬大軍,其實兵力只有七八萬,並且其中還有四五萬的民夫青壯,真正的可戰之兵,不過兩三萬人。
古代出征,民夫必不可少,運送糧草輜重,搭建營寨,這些臟活累活,都是民夫去干,
士卒則要養精蓄銳,留着力氣準備打仗,
否則全靠士卒運糧搭寨干雜活,真要打仗的時候,士卒就沒力氣了,
此乃自古以來的慣例。
同時寧策也派遣信使,釋放信鴿,向各地盟友傳遞消息,
比如高衙內這個逗比,
聽說這小子起初打算募集十萬倭兵,去汴京清君側,給寧策報仇,
後來在樊瑞的苦勸下,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打算,
倭島人數不少,募集十萬人看着多,但是也並不是很困難,
但困難在於高衙內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也沒有足夠的船隻去運兵,更沒有人能替他練兵,
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足夠強大的統兵將領,
加上倭島人居心叵測,外表恭順,內心狠毒,
樊瑞擔心募集這麼多人,管不過來,容易被他們反噬一口,反受其害,
最終高衙內聽從勸告,沒有募兵,但是以礦井出事,不得已停工為由,停止向汴京輸送金銀。
對小高的好意,
寧策很感動,於是去信勸說,讓他不要輕舉妄動,等自己命令行事。
至於耶律大石和段媛媛那邊,都是自己人,寧策給他們的信件裏面,寫得比較簡單明了。
此外還有東平府和青州府,
聽聞寧策出事後,張憲一怒之下,直接率軍把整個東平府都給封閉了,擺出一副隨時聽從寧策調遣,扯旗造反的架勢。
東平知府李綱也被張憲軟禁在府衙內,據說政令不出府衙,氣得李綱差點沒上吊自殺。
相比反應劇烈的張憲,身處青州府,統率鎮海軍的岳飛,反應就較為溫和,只是他每日一封奏摺,上書朝廷,替寧策喊冤,高廉也隔三差五在旁邊搖旗吶喊,上書給寧策鳴不平,倒也搞得朝廷不勝其擾。
寧策於是也修書兩封,安慰張憲和岳飛等人,
除此之外,燕京城的朱定國,以及居庸關的湯懷那裏,寧策也送去了書信,將他們一一安撫住。
寧策調兵遣將,運送糧草,動作頗大,就連普通老百姓,也都有了風雨欲來的感覺。
伴隨着寧策在環慶路的一系列動作,消息很快便向外傳出(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