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仅仅三岁的小孙孙古小龙祖祖古木道长的安排,古小龙回到蓝色星球c国首都的家中,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而他的学习,则是由本来就是蓝色星球c国首席天文学家,蓝色星球c国首都大学天文学博士生导师,和蓝色星球c国首席道家学说家,同为博士生导师的二位爷爷、奶奶为其服务,也仅仅只能是服务。
在蓝色星球c国首都大学这样c国第一名牌大学内,在这c国第一得天独厚的学术机构中,几乎所有的学科的教学资料、学术论文都能找到,当然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小孙孙古小龙的二位爷爷、奶奶以为这是一项非常轻松地任务,谁知不到三天时间,他们就发现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了。
举一个例子,第一天的时候身为蓝色星球顶级学者爷爷、奶奶认为,首当其冲的首先得把文学学好,学好文学后,就为一切学科打好了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
因此,爷爷奶奶们在第一天就将所有的大学本科文学教辅资料找来,希望古小龙能够在一月之内学完,谁知道不到两个小时,这些资料已经不能满足仅仅三岁的小孙孙古小龙的需求了。
小孙孙古小龙的二位爷爷、奶奶第一次见识了如此惊人的学习能力,一本书在手只需以玩耍的方式一样,从头至尾翻了一遍,根本连过目都没有过一下,就已经全面掌握了里面的所有内容和知识,无论你怎么考试,他都能对答如流丝毫不错。
更有甚者,他只需将手放在这本资料封面上几秒钟,就能完全读完这本书,而且还延伸到了这本书的相关信息,包括这本书作者的生平、职务、学术水平,包括其中的疏漏、错误,以及与之相对的不同观点、理论、学者等等。
例如:其中一部描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书中,就有一段关于白居易悲剧式的爱情描写,将这段爱情故事描写为白居易是为二人所写,一为樊素,二为湘灵。
白居易十一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的徐州符离白居易故里(今安徽省宿县境内)。
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四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到白居易十九岁、湘灵十五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公元七百九十八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
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十七年的相处和八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
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二十九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十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贞元二十年(公元八百零四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
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三十七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
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四十四岁,湘灵也四十岁了,但未结婚。
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五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三十五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其实在这个爱情悲剧里有很多的疑点,例如:《长相思》和湘白两人最后的不成正果。《长相思》一诗两首,一为樊素而作,一为湘灵而作,为湘灵作的恰是《长恨歌》的前身。湘白二人的爱情,最后以湘灵的悄然离去而画上句号。
在白母在世的时候,因门不当户不对,白居易未能和湘灵成亲。而在白母去世,也就是元和十年时,白居易被贬途中(上文提到)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当时感情未灭、湘灵未嫁,白居易为什么就不能收留湘灵,或是娶其为妾呢?
有人会说是白居易妻子不同意,但在此之前,白居易侍妾成堆是众所周知的,也有人说是白居易很爱湘灵,不愿委屈她,可是,仅仅收留而已,虽是被贬,但是白家荣华富贵,难道还养不起两个人吗?
后来,说是湘灵离开这段感情才画上句号,不如说是白居易早已厌倦反而乐得轻松。对此,我们只能假装无视,继续感受着白居易和湘灵的奇异悲惨的爱情。
而三岁小孩古小龙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白居易从小就深深地爱着两小无猜的湘灵,而且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真正爱过一个另外的女人,此书上所说的那位樊素仅仅是因为长得太像湘灵,完全可以说樊素就是湘灵的影子,就是湘灵的替代人。
而后的所谓白居易侍妾成堆,也是因为谁都代替不了湘灵,而自己遍寻湘灵不着,而诗人始终都在找寻与湘灵相同的人,如他的侍妾中,就有活泼可爱者,也有精通音律者,如此种种。
关键的据三岁的小孙孙古小龙自己说,他是从大诗人的多首古诗中,感受感知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信息,这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信息。
三岁的小孙孙古小龙还说,如若你不相信,就请你仔仔细细的品味一下大诗人白居易的这几首诗:
《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