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去欧洲吃喜酒
桓明集团董事长和执行董事以及一位重量级的副总经理被警方带走,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冯国明等三人涉及了买凶教唆杀人以及窃取国家机密的罪名。
这个消息一出来,顿时引起舆论哗然。
桓明集团上市公司的股价当天跌停,无奈只得申请暂时停牌——公司人事有重大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桓明集团还想要参与海州新城的竞标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了。
直到这时,已经身陷囹圄的冯国明和曹恒泰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中天源能会当众做出那样的承诺……因为在关毅看来,桓明集团这次是彻底被打落凡尘再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了。
事实上,冯国明和曹恒泰入狱之后,冯家和曹家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曹家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当场昏厥,等他醒来之后,已经成了一个半身不遂瘫痪的老人了。
曹德坤瘫痪之后,曹家群龙无首,以前被老爷子压制着的几房儿子都开始争夺起家产控制权来,曹家上下乱作一团。
冯国明虽然没有曹家那么大的家事拖累,但冯家目前的日子也不好过。冯国明的续弦妻子,平时就被冯国明严令禁止参与公司事务,对于冯国明的产业,她和她那个年幼的儿子根本就无力控制。
而冯国明的侄子冯焕昂虽然在公司里有些亲信,但也没有能够达到可以控制局面的程度。加上一些老臣子也都各有打算,桓明集团内不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能够当家主事的。
桓明集团的总经理是冯国明重金请回来的经理人,一开始这位吴总还曾经试图以总经理的身份控制局面。但当他发现,不论是曹家还是冯家都没有人听他的时候,他也索性来个挂印出走,留下一封向董事会请辞的辞职信就走人了。
对于桓明集团发生的事情,一切都在关毅的预料之中。不过,事情已经爆发,所有的一切都沿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他也就不用操心其后的事情了,就算是桓明集团董事会集体决议,找人稳住了阵脚,有曹家和冯家的那些“拆台人”在,这家本来就属于重组的集团公司根本就无力再做什么了。
曹家因为曹瑞德的关系和关毅交恶,事实上,关毅很少对他们发动什么主动进攻,一直都是他们在想尽一切办法给关毅暗中下绊子。
如今曹家分崩离析,即便还有人对关毅心存怨愤,但随着双方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关毅已经无需担心来自曹家的威胁了。
海州新城的项目招标如期举行,那些有意参加竞标的企业,也都已经得到了中天源能的承诺,不会设置过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即便是中小企业也可以联合投标然后和中天源能合作。这样一来,这个项目同样也不需要关毅去操心了。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波兰的邀请信到了海州福元坊。
“亚历克斯这家伙也真是有趣,他女儿结婚和我有什么关系……”关毅看到这封邀请信也真是有些无语了。
他现在的朋友也算是遍布五大洲了。如果这些不远不近的朋友,家里有点事,比如像儿女结婚,孩子满月……这些喜庆都要邀请他参加的话,他满世界喝喜酒都会来不及的。
其实倒也不是关毅没时间或不愿意去波兰,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邱蓝,她最近妊娠反应很厉害。这让关毅总有些担心……
他毕竟是第一次当父亲,尤其是像邱蓝怀孕,他一直都和邱蓝在一起,几乎就是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一点点的长大。这样的感觉,让关毅有点不想远行。
听到关毅吐槽了一句之后,就一直拿着那张邀请信在看。邱蓝倒是猜到了他为什么这么犹豫!
“人家诚心诚意地邀请你,你就去一趟吧,反正时间也不会太久……你不是一直想到恰尔托雷斯基家族藏书室去看看吗?”邱蓝若有所指地对关毅说道。
让关毅有些犹豫的,正是这件事。
赫伯特曾经提到过,在恰尔托雷斯基家族藏书室里藏着一本《禁忌之书?光明法则》,这本书是目前为止,除了赫伯特家那本“空间法则”之外的第二本已知下落的《禁忌之书》。
对于这本书,关毅是志在必得的。以前是不知道还有圣殿骑士团这么回事,所以当初在和亚历克斯谈判的时候,并没有提及这本书。他想着既然对方并不是非常重视这本书,应该可以有机会去波兰找个机会把书搞到手的。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也没什么合适的机会去波兰,如果是专程去一趟,反倒会让对方起疑。
现在恰尔托雷斯基家族嫁女,专程给关毅发来了邀请函。他如果不去的话,这样的机会今后又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
还有一个最大的隐忧就是圣殿骑士团。
如果这本书的下落被圣殿骑士团知道,那么对方必定会立刻出手。如果这本书落到了圣殿骑士团手中,那对于关毅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而对于面临着这样一个隐秘的异能强者组织威胁的人类社会来说……恐怕就不止是一个损失这么简单了。
听到邱蓝的话,关毅沉声说道:“我是一直都想去波兰的……只是你现在这样……”
自从和邱蓝相识之后,关毅几乎就没有和邱蓝分开过。她一直都默默地陪伴在关毅身边,关毅已经习惯了邱蓝在他左右的生活了。现在邱蓝因为怀孕而无法随行,关毅心里的依恋让他有些无法决断。
邱蓝也能够感受到关毅心中那强烈的依恋之情,这样的感觉,让邱蓝的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满足。不过邱蓝也知道关毅要去做什么,她当然也会有和关毅一样的担心和疑虑。
“那就让你自己独立一回还不好吗?我不跟着你的话……或许你去欧洲还能有机会去希腊会会女神呢!”邱蓝朝着关毅醋溜溜地调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