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不能公开的秘密
这块源能电池的外壳是用铝合金制成的,两端只是用两块塑料板封了起来。打开来之后,可以看到一块电路板和一个小型的变压线圈。在电路板的核心,有一个仅有三厘米见方的金属座托,在这个座托上嵌着一块黑亮的晶体。
“这就是源晶?”关毅指着那黑色晶体问道。
郝仁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三钠二硫多晶硅,这么一小块可以储存源能高达3000万焦耳,相当于一吨标准煤的热能。”
关毅对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并不太懂。
他想了想问道:“如果把它装在电动车上可以开多长时间呢?”
郝仁被关毅这个问题一下子问住了,这焦耳是热能单位,要是换算成电能也就是8.334千瓦?时,按照普通老百姓的说法就是八度多电。
可要算出这八度多电能供电动车开多久……电压是多少,功率因数是多少,电流又是多少?这些数据都没有的前提下,他还真算不出来。
最后他大概估算了一下给了关毅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大概可以开六百多公里吧!”
对于这个回答,关毅倒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毕竟一辆电动车充12个小时估计也能开60公里了。按照郝仁的估测,这么一块电池也就可以让电动车跑个10几天不换电池。
这样看来,似乎也就没什么太大的惊喜了。
可是他不知道在如今能源价格日趋上涨的前提下,一吨标准煤的基本价值相当于600到700元左右,而这一块源晶工厂化生产的的成本按照郝仁的估算最多也就只有1块多。
数百倍的暴利,别说在能源行业,就算是如今最赚钱的it、金融灯行业都是不多见的。
“那我们就准备一个新闻发布会吧!”关毅想了想之后,对郝仁说道。
听到关毅的话,郝仁立刻想到了之前关毅曾经对他说过的话——让他作为源能的发明人出现在大众面前。
郝仁有些犹豫了。
“关总,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缓一缓比较好……毕竟我现在对于源能的理论还没有掌握,如果贸贸然地开新闻发布会,我很难面对那些专家的质询。”郝仁考虑了一会儿对关毅说道。
关毅想着这个项目如果能够尽早面世,对于淮扬那个源能开发基地收购的进程也能有一个推动作用,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啊!你就对他们说技术保密好了……这个事情我来安排!”
他没有容郝仁再说下去,直接去打电话给舒康了。
可是让关毅没想到的是,舒康也不同意开新闻发布会。
“毅哥!这可是个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发明,我们就这么贸贸然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我觉得不妥……”舒康匆匆赶过来看到了郝仁制作的源能电池的原型之后,思虑了一会儿对关毅说道。
“为什么?为什么不妥呢?你说说你的理由!”关毅对于舒康的质疑有些不满地说道。
不过当舒康把他的理由这么一说,关毅倒有些被说动了。
源能的技术,其重要性关毅是非常清楚的。他之前也对郝仁说过,这个技术是“偷”来的别国军事秘密。
当然这只是他瞎编的,可舒康却对他提出了“源能”应该算是华夏掌握的最尖端的机密技术。如果直接对外公布,一旦让别国知道了,难免会引来各方的觊觎。
而关毅只是个普通老百姓,虽然他的身边也有林辉等前特种部队的精英负责着安全保卫,但相对而言当那些试图刺探机密的人纷涌而至的时候,就凭他们几个前特种兵,还是很难保证安全的。
现在摆在关毅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隐瞒这个发明,以新能源电池的项目先把事业做起来,另一个就是寻求国家的保护。
舒康的父亲是政治局委员,通过他当然可以找到适当的渠道向上边汇报郝仁的重大发明。但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这也很难说。
国家是否会把这个发明当作军事机密严密的控制起来,是否会对这个项目进行干预……这些舒康也不敢保证。
他们毕竟都不是体制内的人,对于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凭着一些推测来做出决定。
“把源晶再做小一点,性能还可以再降低一点,体积做大一点……”关毅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决定还是选择第一个选项,秘密的悄悄地把事业做起来再说。
他不习惯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的手里,相对来说这件事情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可靠。现在去寻求国家的帮助,对于关毅来说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
按照他的指令,郝仁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新能源电池做成和普通的高性能电池差不多,稍微有点优势。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这个生意先做起来,积累更多的资金。
至于技术……那是可以慢慢“升级”的!
考虑明白了之后,关毅和舒康开始计划先办一个普通一点的新闻发布会,推出一个高性能的“新能源电池”。这样的商业新闻发布会对于推动源能开发基地的收购案来说也是有利的。
至于生产批文、技术环评之类的手续舒康自然有办法搞定。这些都不需要关毅去担心了。
舒康离开之后,郝仁也回他的实验室重新“降低”新能源电池的技术性能去了。
关毅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好好想想下一步该如何进行。他刚刚走进房间,就看到了一副让他热血贲张的场面。
一个女人趴在他的床上,一条腿翘得老高……
她的上半身伏低在床的另一边,也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你干什么?”关毅怔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
砰!
他这么一开口,那两条腿慌乱之间竟然翻了过去,直接倒在了床和墙之间的空隙里了。
关毅绕道另一边之后,才看到盛晓蓓一手捂着头整个人都“窝”在了不足一米的空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