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虽然狂妄,却不是傻子,那纪灵的军师就更不是傻子了。当使者回来向他们禀报了曹操的举动以后,袁术将信将疑,而杨弘却根本就不信。
可是不信不行啊,曹操真的撤军了。他麾下的三万人马,拔营而起,原路返回。
当袁术得知了这一情况后,当纪灵得知了这一情况后,他们都深信不疑,曹操就是个怂包。杨弘虽然还在将信将疑,可是现在他的将信将疑在袁术哪里已经成了废话,袁术下令,命令纪灵速速进军,务必迅速拿下汝南!
将信将疑的不止杨弘一个人,孙仲也将信将疑。
孙仲将信将疑并不是他有多么的神机妙算,而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个奸雄,什么是奸雄,那就是又奸诈,又英雄,可是要注意,奸在雄的前面。
孙仲再接到了袁术和曹操同时向汝南进军的军报以后,他急忙领着前卫军、中卫军和右卫军赶往汝南,留下陈武、周仓,还有龚钰领着左卫军驻守寿春。并且在前往汝南的同时,他下令,命令留在汝南的黄巾军家眷和愿意跟着黄巾军走的汝南百姓,全部撤往寿春,以期减少汝南的人口,可以节约出粮食来以供给军用。
孙仲到了汝南以后,立刻命令动员全军将士和全城的劳力,修缮城墙,加固城防,随时准备迎战袁术军马。
可是曹军没到,就忽然撤了,这曹操到底是唱得那一出呢?
纪灵领着十万大军兵临汝南城下,将汝南围了个水泄不通。
纪灵下令全军攻城,孙仲既然有了准备,纪灵如何能攻得下,一连攻打了十余日,汝南城岿然不动。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纪灵的军马攻城十余日,未能成功,士气早已衰竭了,只是纪灵没有接到袁术的撤军将令,他也就只好将汝南城团团围住,不敢松懈。
而此时最让杨弘担心的并不是能不能攻下汝南,在他看来,只要能将汝南城团团围住,久后城中必然缺水少粮,攻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他现在最为担忧的是,如今全军士气已竭,如果曹操领军回来,截断粮道,前有坚城,后无粮草,那就必然兵败。所以他向纪灵献计,务必要留出一部分兵马不动,随时以应付突然之变。纪灵也觉得有理,所以留下两万军马,随时应变。
纪灵又攻城数日,依旧不见起色,而袁术那边派来的使者催促的越来越急,纪灵没有办法,只好将留下应变的两万军马也全部用上,又一次对汝南展开了猛烈的攻城战。
屡次攻城,屡次不克,袁术大军已经是疲惫不堪。这日夜,子时过后,天空犹如劈开了一般,暴雨打裂口处直泄下来。从洼地直到平原,都成了一派水泽。二更过后,雨越下越猛。袁术军的所有将士都躲进了军帐之中避雨。就在这时,突然纪灵只听得营后方向呐喊一声,他知道不妙,赶忙披甲出营,提刀上马,便要厮杀。
“咔嚓”!一束闪电过后,纪灵借着闪电一瞬即逝的光亮,看见狂风暴雨中,一面大书着“曹”字的大纛旗,冲进了自己的军营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曹贼!”纪灵恨恨的叫道。可是兵败如山倒,袁术的军马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能低档的住曹操军马的凶猛冲杀,四散奔逃。
纪灵对自己的军马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力了。
当孙仲得知围攻自己的袁术军马遭到攻击以后,也急忙披甲上阵,准备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是转念一想,这个曹操不比袁术纪灵,他既然敢在汝南城下对袁术军马发动进攻,他就一定准备好了对付我的军马,我现在杀出去,会不会也掉进曹操给我挖的陷坑之中呢?
就在这时,裴元绍和杜远来到孙仲面前,裴元绍该让道:“头领,城下的袁军遭到攻击,正是我军冲杀出去的时候啊!”
孙仲看了一眼裴元绍,计上心头,问杜远道:“杜远兄弟,你觉得呢?”
杜远道:“回禀头领,在下觉得裴将军的话甚是有理。无论是谁在攻打袁军,现在我军冲杀出去,定然可以一战成功!”
“可是,”孙仲顿了顿,反问道:“要是这是官军的诡计,如何是好?”
裴元绍和杜远听了孙仲的话,又探着脑袋,往城下看了看,裴元绍道:“这不像是官军的诡计,你看,袁军的营寨都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如何会是诡计呢?头领,在下与杜远兄弟归顺头领以来,寸功未立,此番在下愿与杜远兄弟率领右卫军的兄弟,冲杀出去,就算是陷阱,那就让咱们兄弟去先去闯一闯吧!”
孙仲道:“既然二位兄弟想做一番事业出来,那我就依了你们。但是我孙仲也不会让你们独自去犯险。廖化!”
“末将在!”廖化声若洪钟的拱手应道。
“待右卫军的弟兄们冲杀出去以后,你率领中卫前军、中卫左军、中卫右军,在后面接应!”
“末将遵命!”
“甘宁!”
“末将在!”
“你率领前卫全军在廖化兄弟后面出击!”
甘宁顿了顿,他不知道孙仲为什么将自己排在最后出击,但是孙仲既然这般安排了,他也就不好反对,只得应道:“末将遵命!”
********分割线********
就在汝南城的西门大开,放下吊桥的那一刻,曹操就已经接到了军报。荀彧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拱手笑道:“恭喜主公,大功告成了!”
曹操面无表情,将腰间的长剑缓缓抽了出来,正要说话,身旁的荀彧看出曹操是要亲自冲锋,急忙拱手道:“主公乃全军司命,何必犯险?”
“我不向前,谁肯用命!”曹操冷峻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后,他将手中的长剑往前一指:“跟我冲!”
曹操首先纵马跃出,五千精锐铁骑,紧随其后,由西向东,向袁军发动了最后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