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大暑已至,赤热难挡,整个宣州城似乎都要被烤化了。
城外的沙陀军,很久没有动劲了。
行止得到消息,姚殊同父子投靠了沙陀王。得到这个消息,她立即去找杨絮棠。
杨絮棠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这些日白天,大多时候都城内巡视。他并不骑马,就是在烈日下步行,几乎每条街都要走一遍。
很多时候还会遇到不少百姓,百姓爱拉着他说话,常常这样,便是一天。
他似乎已不在意城外是否还有强兵,让百姓照常生活,只嘱咐城防要严防死守。
行止找到他时,他正在一个阿婆的面摊上,吃着素面,跟阿婆的小孙子说话。
阿婆的儿女早些年死于战乱,只剩下个小孙子。
上个月沙陀军用火箭攻城,所阿婆的摊子给烧毁了。杨絮棠命人给她修好,搭了新的棚子,从此就常来光顾。
阿婆的小孙子才六岁,剔了个光头,只后脑勺留着个小揪揪。身上穿件有些破的短衫,布鞋也是破的。
他人小鬼大,帮着阿婆经营摊子。
近来杨絮棠常过来,他就寻着机会跟他说话,还在杨絮棠面前打着稚嫩生涩的拳法,让杨絮棠指点。
杨絮棠对小光头很是喜欢,一大一小常常说话,还会指点他招数。
小小稚儿,不过数日,居然真的学会了几招简单的拳法。
“先生,我以后也要当兵打仗,把那些烧我们房子的蛮夷子赶出去。”
杨絮棠浅浅一笑:“你年纪小,还是先读书的好……”
“读书难的很……”小光头一脸为难。
“确实难的很,也很有趣的……”
有趣?小光头不懂。
此时,行止就来了。她骑在马上,从马上跃下笑道:“之乎者也,那当然有趣啦!”
杨絮棠看到她,嘴角浮出笑意。
行止坐到杨絮棠身旁:“阿婆,一碗素面……”
“好类……”阿婆也识得宋行止,立即去煮面。
行止摸摸小光头脑后的揪揪说:“你要是学会写之乎者也,我就送你一根鞭子,如何?”
“将军,跟你腰上的鞭子一样吗?”小光头看到行止腰上的鞭子,眼睛发亮。
“对。”
“说话算话啊!”小光头似乎下定了决心。
行止笑着,阿婆的面好了,端过来笑:“将军,稚儿还小,你不必跟他一般见识。”
“谁说的。”行止笑,“我回头送本书给小萝卜头,待他学会了上面的字,随时可以找我要鞭子。”
“将军是大官,说话算话,先生也听到了。”小光头说。
杨絮棠点头:“嗯,我听到了。”
行止饿了,坐下先吃了口面,才说刚得来的情报。
杨絮棠听后,神色微沉。
“老师,我这个小师叔当真让人刮目相看啊!”
“……”杨絮棠不想多做评判。
“沙陀军近来一直按兵不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阴谋诡计?”行止说。
“他应该已有所行动,只是我们还未察觉。”杨絮棠看行止吃着面条,嘴唇一动一动,唇边沾着一片葱花,他喉头微紧,不由伸手将她唇边的葱花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