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将包拯带入南清宫之后,便将当年自己与李宫女之间的往事和盘托出,之后,又对包拯道明了自己的怀疑。这件事在包拯看来也是疑点重重。他跟八贤王商讨过后,一致认为此时玉辰宫闹鬼一事背后一定有人主使,而这个主使之人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八贤王。
自先帝驾崩之后,大宋的政治格局一直是太后与八贤王平分秋色。当今皇帝虽然已经亲政,手中的权力却一直被刘太后把持,难以放手施展才能。而刘太后虽然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然而从她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对于权力的渴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对皇帝的亲情。在这对天家第一母子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提防的微妙关系。
由于跟先帝之间多年的兄弟之情以及对大宋朝的忠诚,八贤王自然是心向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与太后之间便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虽然两个人表面上依然虚与委蛇,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过。
这个案子,表面上是深宫秘辛,怪力乱神,但实际上却杀机四伏,危机重重。八贤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包拯又何尝不是如此。两人在南清宫商议良久,最终定下一个行动方向。当天晚上,八贤王将包拯乔装成懂得降妖捉鬼的道士法师,并亲自送他进宫。
包拯先是以捉鬼法师的名义面见了皇帝和太后,之后便被小太监带入了玉辰宫。包拯在玉辰宫内装模作样地做法捉鬼,折腾了大半夜之后,便偃旗息鼓,声称鬼已经被降服,但为免他走了以后鬼怪再出来附在别人身上捣乱,他需要在玉辰宫居住一天一夜,继续作法。
“你还会捉鬼?”公孙策听包拯讲述他如何装模作样地作法捉鬼,忍不住勾唇微笑,“一定很有趣,我还挺想看看的。”
包拯看到公孙策笑了,立刻也笑嘻嘻地说道,“若是阿策你想看,改日我表演一次又何妨?”
公孙策听到包拯这么说,却突然抿着嘴瞪了他一眼,“黑炭头,你说实话,你要求留在玉辰宫,莫非就是想要把那些装神弄鬼的人找出来?”
包拯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你是怎么做的?”公孙策盯着包正的眼睛,问道。
包拯嘴角微勾,颇有些得意地道,“俗话说,做贼必然心虚。在皇宫里装神弄鬼,这小贼也必定是皇宫里的人。身在皇宫,会被外人买通或者命令去做这种事的,通常地位不会太高。那么,我怀疑的对象就只有三类人,宫女,太监,侍卫。玉辰宫是一个废弃的宫殿,没有侍卫把守。因此在此地伺候的宫女太监就更加可疑。
我做法之后,便借口需要帮忙伺候,将所有跟这件事有过牵连的宫女太监都留下来。那时候天已然漆黑一片,玉辰宫里只点着几根蜡烛,那些宫女太监被我留在这间闹鬼的房子里,都十分害怕。于是我装着为了给他们壮胆,就跟他们闲聊。当然,聊天的内容是我早就想好的。
我跟他聊起了玉辰宫的传说,又聊起了当初的李宫女。开始的时候他们很紧张,但是聊着聊着就放松了下来。这一聊我才发现,原来深宫之中的太监宫女,每一个心中都有无数的八卦可以挖掘。没过多久,我就了解到关于那位李宫女生前身后的很多传说。虽然时间过去的太久,这些人大多数也是道听途说,而且很多是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但是有一些却非常有价值。”
公孙策点了点头,“道听途说,却未必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闲聊之中得到的消息才是破案的关键。”
包拯微微一笑,“阿策你说的对。我就是从这些人的闲聊中,找到了装鬼之人。”
“哦?”公孙策一愣,“何人?”
包拯笑道,“是一个小太监。”
“你怎么知道是他在装鬼?”
包拯略微有些得意,微笑着答道,“装鬼的只有他一人,他不承认,我便没有证据。我只是在聊天之中细心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察言观色,很快就发现了他可疑的举止。接下来就简单了,我只需要想办法将他支开,我跟八贤王事先约好,我打发哪一个宫人出去,他就让守在门口的侍卫把谁带走仔细查问。这一问,一切便清楚了。”
“他承认了?”公孙策一愣,“这倒奇怪,若这个小太监的后台是太后,他定不会如此轻易就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
包拯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小太监已经承认,因为我还要继续观察屋子里众人的一举一动。”
“如此,你就真的在玉辰宫里审了那些人一晚上?”公孙策问道。
包拯摇了摇头,“我没机会呆上一整晚。就在打发那个小太监出去以后,另一个人走了进来,就是这个人打断了我的问话。”
“另一人?”公孙策挑眉,“是谁?”
包拯微微一笑,“这个人我若说出来,你肯定也会觉得他十分可疑。他就是刘太后最信任的大总管,大太监郭槐。”
“郭槐?”公孙策眉头一皱,思索片刻,便点了点头,“若装鬼之人是受了刘太后的指使,那么出面办事的,多半就只能是她最信任的太监。这么一想,郭槐的确十分可疑。你说,他是半途进来的?”
包拯点了点头,“郭槐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听那些小太监和小宫女聊八卦,其中一个小宫女正说到玉辰宫闹鬼的时候她见着了李宫女的鬼魂,说的似模似样,也不知道是不是瞎编。郭槐想是在外面已经听了一会儿了,正在那宫女说得兴起的时候,他一步迈了进来,把那宫女一顿训斥,又把所有人都叫走了。”
“他没跟你说话?”
包拯一笑,“他倒是想不跟我说话,我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说着,包拯跟三个人讲了他是如何拉住了郭槐,死皮赖脸地缠着他聊着李宫女和玉辰宫的往事。包拯的想法也很简单,刚才跟他聊的都是年纪轻轻的小孩子,没有一个会在二十年前认识李宫女。而这个郭槐就不一样了,身为太后身边多年的心腹,他知道的事情一定很多。
“郭槐被我缠住,不得已敷衍了我几句。虽然只有几句,听上去却大有深意。”
“哦?他说了什么?”
包拯道:“他说,李宫女本性和顺,一贯与世无争。虽是枉死,却并不会有什么怨恨。玉辰宫就算是真有鬼,也一定不是李宫女。”
包拯话音刚落,旁边突然响起一个好奇的声音,“咦?这就怪了。”
“小展昭,你又想起什么了?”包拯看了展昭一眼,笑道。
展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不好意思地看了白玉堂一眼,小声道,“一会儿洗碗的时候我会多洗一个的,你别总是黑着脸,看上去都快跟包大哥一个样子了。呵呵。”
白玉堂黑着脸撇了撇嘴,无语地装作根本不认识展昭。
展昭无奈,只能转回头对包拯道,“我只是觉得奇怪。若这件事真的是郭槐指使的,也就意味着刘太后和郭槐知道了李宫女和八贤王的私情。那么玉辰宫闹鬼,目的不就是把这件事往李宫女身上安,然后再扯上八贤王吗?
包大哥调查的时候提到李宫女,郭槐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因为这样他的阴谋才会得逞啊?为何他反而要说这件事跟李宫女无关呢?还要把谈论李宫女的宫人们斥开,打断了你的调查,真是奇怪。”
“诶?小展昭,原来你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呆嘛。看这分析案情的能力,不亚于公孙公子哦。”
展昭听到包拯在夸他,自然十分得意,还忍不住对着白玉堂笑了笑。
公孙策急于关心案情,看不惯这一大一小在这里浪费时间,便催促道,“包黑炭,你还不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小太监到底是不是刘太后指使的,郭槐在这件案子里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包拯看着公孙策焦急的样子,嘴角轻轻一勾,最终却变成一个淡淡的苦笑,“说实话,阿策,我也不知道。”
“什么?”公孙策一惊,“说了这么半天,你说你不知道?!”
岂止是公孙策,连展昭和白玉堂都变了脸色,一起对着包拯怒目而视。
包拯吓了一跳,他很怕这三个被他欺骗了感情的家伙会冲上来合力把他给打死,急忙解释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说不知道,是因为我当时没办法调查郭槐。所以,我不知道郭槐在这件事里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起的又是什么作用。但是其他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
“那你还不快说!”公孙策低喝一声,包拯急忙开口。
“是这样的。我看到郭槐的表现,自然十分怀疑。但是在怀疑的同时我却明白,就算郭槐表现得再可疑,我也不能像对待那个小太监一样把他也弄出去交给八贤王调查。”
“为什么不可以?”展昭眨了眨眼睛,不解地问。
“你真是笨!”一直保持冷脸听故事的白五爷终于忍无可忍了,他瞪了展昭一眼,飞快地答道,“郭槐是刘太后的人,能随便动吗?真的审问了郭槐,刘太后不就知道她的阴谋败露了吗?到时候她恼羞成怒,直接把八贤王跟宫女有染,秽乱宫闱的往事传扬出去,八贤王会有好下场吗?或许她再绝一点,直接把李宫女的死和这次玉辰宫闹鬼的事情都栽赃在八贤王的身上,到时候这一身污水,肯定是洗都洗不清了!笨蛋!”
展昭呆呆地听着小白讲了一大通,因为对方实在讲的太快,他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但是最后两个字他还是听见了。白玉堂骂他是笨蛋,在包大哥都肯定了他聪明的前提下,这个臭小白敢骂他是笨蛋。展昭盯着白玉堂的俊脸,咬了咬牙,心中呵呵两声。哼!臭小白,你等着,今晚我一定会把太爷塞进你的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