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
澄春殿
自贤妃说了那句话后,淑妃一直坐立不安,但她现下被困,无法出门也就无法打听事情,思来想去,她只得动用最后的办法。她慌忙地跑到边角处,从最底处的柜子中,拿出一个檀木盒。这木盒看上去有些年头,落了不少的灰,但木质香气还是从里头透了出来。上头的金线云纹,也如往日般,光芒万丈。
淑妃看了这盒许久,方下定决心,将盒子打开。木盒里头,除了一个桃木令牌,什么都没有。
她小心翼翼地将令牌拿出来,颤着手抚摸着上头的龙虎纹,心中酸苦,忍不住落下了泪。这个木盒,多年来她从未让人动过,平日里就连宫女打扫都不许,就是因为这个令牌,几乎象征着上官家一直以来的荣耀。
但今日,她不得不动用。否则,怕是她还没得到消息,族中的人就不知不觉地被除尽了。
深吸一口气,她整理妆容,便挺起胸膛朝外而去。一到门口,就被守在门外的乾卫士兵拦下了。左边的士兵恭敬行礼,“属下见过淑妃娘娘。”见到她点头,便沉声道,“娘娘,陛下下过旨,囚禁期间,您不得出宫门。请娘娘回去。”
“本宫想去见见我儿,这么多天了,都未曾见过他,本宫想得紧。还望将军,能通融通融。”言罢,她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就要塞进那士兵手中。
士兵见此,便不着痕迹得躲开,又道,“娘娘,若您想要见皇子殿下,属下可以派人去找。但请娘娘不要为难属下,属下也是照旨办事。”
“那这个呢?!”淑妃从袖中拿出那桃木令牌,举到那士兵面前。士兵一看那令牌便大惊失色,单膝跪地不再吭声。
“哼。”淑妃冷笑一声,“来人,备车马。”
那士兵见淑妃去意已决,便暗暗让人去备车马,因为他知道,拿着龙虎令,他是制止不了淑妃的。龙虎令,是南唐权势的象征,此令上可驳皇帝下可斥佞臣,必要时还可调动京师所有军卫,为其所用。手执此令便可在整个南唐畅通无阻,上至皇帝下至官署,谁都不能拦。朝野上,持令者多为皇族,若是朝臣持令,则视作帝王赏赐。但无论何人持令,此权,只能用以一次,这是多年以前就定下的规矩。
车马到了澄春殿门口,淑妃便在宫女们的搀扶下坐了进去,然后,车架便加快脚步朝西而去。守在澄春殿门前的士兵一看她走的方向,心中便道不好,差人言,“快!速去禀报陛下!”。往西走,便是皇宫的西侧门,难道她要出宫?!
“诺。”
崇政殿
“陛下!”小太监从外面疾步而来,刚进殿中就被修岷拦下。修岷看着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厉声道,“都不懂规矩吗?!发生什么了,急成这样!”
“公公,不好了。淑妃娘娘拿出龙虎令,朝宫外去了。”
“什么?!”修岷这下皱了眉头,他快步走进崇政殿,来到帝王耳边,道,“陛下,淑妃娘娘拿着您当初给上官家的龙虎令,出宫了。”此言一出,帝王瞬间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冷道,“派人跟着。去跟大理寺的人传个话,今日淑妃若是去了,也别让人拦着。但要注意,别让今天的事情,传到钰儿跟霜儿的耳朵里。谁要是多嘴,杀无赦!”
“诺。”
大理寺
淑妃从马车上下来,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大理寺卿早早地便等候在门口,仿佛一早得到消息,知道她会来。甄少远看着淑妃略微惊讶的表情,只是淡淡道,“臣大理寺卿甄少远,见过淑妃娘娘。”
“甄大人消息好灵通啊,你怎知本宫会来?!”淑妃问道。
“娘娘误会了。并不是本官消息灵通,而是陛下的旨意,早娘娘一步罢了。”甄少远平静回道,“娘娘请。”二人走进大理寺,甄少远着人上了茶水,言道,“娘娘来得突然,大理寺粗陋,没能准备更好的茶水,望娘娘见谅。”
“无妨。”
“娘娘请坐。”
“不必了,甄大人。”淑妃冷冷地站着道,“本宫此次来,是想向甄大人打听一下我上官家的案子,并见一下我的父亲。”
“娘娘,牢内脏乱不堪,寒冷无比,里头关押的全是重犯。依臣愚见,娘娘今日还是不要去了。”
“皇上既然让你接待我,就应该,没让你拦我吧。”淑妃的眼中泛起凌厉。
甄少远却只是淡淡地笑一笑,又道,“既然娘娘心意已决,臣也不好说什么。但臣想,娘娘莫不如先看一下案子的卷宗再去,这样也好了解下情况,如何?!”
淑妃眼目如刀,回眸与甄少远对视,但从甄少远的眼中,她只看到了清明。虽然她不相信,可这眸中的神采,就如刚刚下过的露水,澄澈透明,却又带着点清的味道。可她还是觉得甄少远的行为有些怪异,至于为什么,她也说不上来。思索了会儿,淑妃还是回道,“卷宗就不必了。本宫毕竟出来得仓促,又不懂这些,还是大人给我讲讲吧。甄大人办案数十年,从未出过差错,所以大人您,本宫还是信得过的。”
甄少远勾唇,“好。那娘娘请坐。”待淑妃坐下时,他再次说话,语气已变得有些沉重,“娘娘,上官大人这次的罪,是板上钉钉了。”
“为什么?!”淑妃焦急问道。
“王将军从凤府旧址里,搜到了上官令。臣从当年血军残余的尸体上,也找到了上官令。虽然尸体已成骨,但巧的是,有些碎片不知怎的居然在尸体内部,再次翻找尸体时,臣便找了出来。还有一些,是在尸体表面,不过当初大理寺并未对血军的尸体进行检验,因此,也未曾发觉。最重要的是,内侍监许大人的奏折中言,在审理澄春殿宫女时,有人说,在上官大人经营的那些商户里,有一些被藏起来的信件。许大人深觉可疑,便派手下的人去搜寻。几日后,他拿到了信件,方知上官大人与西域往来,已有近十年之久。”
“胡扯!”甄少远最后的一句话,一下就挑起了淑妃心头的怒火,“我上官家,从未与西域有过任何往来!这是栽赃!是陷害。”
“娘娘息怒,隔墙有耳。”甄少远走到她身旁,提醒道。这提醒,犹如给淑妃当头一棒,她现在自身难保,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未免对她不利。眼看淑妃冷静下来,甄少远才道,“娘娘,您刚才说,上官家并未有通敌叛国之举,那借着今日的机会,臣也想问一问,为何信中会有上官家的印鉴呢?!又为何,西域国主每封信,都言必称上官大人呢?!”这两句话的信息,直让淑妃感到惊诧。她心中一直相信上官家没有叛国,但此刻她思虑许久,却说不出一句话来辩驳。
家族印鉴,是整个家族最重要的东西,它代表着家族的名号、信誉、名望还有权势。所以,任何东西,只要印上了家族印鉴,它便归属这个家族所有。因此,每个家族的家族印鉴,都是族中至高无上的存在,持有它,便能代表这个家族。
今日甄少远的一番话,令淑妃如坠冰窖,她本以为,自己还有翻盘的可能,但现在她才知道,自己太过天真。
身为族人,她相信上官家不可能叛国,那么,现在所有的证据,都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族中出了内鬼。可,能接触家族印鉴的人,都是家族的嫡系血脉,这些人都是上官家的根,怎会为了一点点利益就背叛家族呢?!那些人,为了把上官家置于死地,又到底,花了多大的手笔。
“甄大人,你不必说了。”甄少远还打算再说什么,但淑妃已深知绝望,不想再听,言道,“现下已是未时,本宫想尽快见一见我的父亲,方能尽早回宫。”就算不能洗清冤屈,但她还有别的办法,或许,可以试一试。
“诺。娘娘,请您跟臣来。”
大理寺监牢,设在大理寺的内部,监牢外由数十禁军驻守,这监牢的巨型铁门周身俱是死气沉沉,两侧的灯火虽燃得旺盛,但火焰传达的温暖却透着股阴沉,这阴沉散进人的心底,总是不舒服。那两名禁军见是甄少远,便道,“大人。”
“将门打开。”
“诺。”
待门一开,一股子阴气便直冲两人而来,里头夹带的十足十的血腥味和酸臭味,直令淑妃开始反胃。甄少远瞧着淑妃的神色一下变得惨白,便道,“娘娘,不如咱们还是不进去了,您还怀着龙嗣,若是冲撞了可怎么好。”
“不,本宫一定要去。”因为她知道,这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甄少远见她如此坚持,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二人往里而去,拐了几道口,不一会儿便到了关押上官程的监牢前。甄少远让士兵把门打开,便带着人,悄然退了出去。
“父亲!”淑妃看着里面那个苍老盘膝的人,难以想象他就是自己的父亲,说话间,已然戴上了哭腔,眼里也不受控制地泛起了泪。关了半日,上官程却已发鬓微白,眸中神采尽失。无数的皱纹仿佛不知疲倦地在他发黄的脸上生长,而他那原本挺拔的脊背,也开始弯曲。身上的囚服满是污渍和血痕,这衣物太过单薄,根本无法抵御寒气。淑妃身着三件衣物,都觉寒冷,更何况,现在的他。但奇怪的是,他一直静静地盘膝而坐,仿佛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也感觉不到丝毫冷意。
就连淑妃跟他说话,一时之间,他都没能反应过来。
“父亲!”淑妃再次喊道。
听到自己女儿的声音,上官程的眸中恢复了些神采,待看到真的是自己的女儿在面前时,他才露出一丝惨淡的笑容,“你来啦。”他就知道,在生命的最后,自己的女儿总会来的。
“父亲,你怎会变成这样?!”上官程踉跄站起,看着他身上的血痕,她哽咽道。
“别哭啊。我的女儿,现在还是一品皇妃,你还怀了孕。咱们家,还没完。”上官程走到淑妃面前,像以前一样小心翼翼地拭去淑妃脸上的泪水,安慰道。只是,连他都不知道,这安慰,到底是在安慰淑妃,还是在安慰他自己。
“父亲,咱们家怎么会搜出寒霜决火?!我的宫中,又怎会有此物?!父亲你又为何,为何会与西域那边,有所牵连呢?!”
“哼。”淑妃言罢,上官程冷笑一声,方道,“为何?!自然是因为,有人见不得我们身居高位,想要把我们拉下水。自己顶上去。”
“父亲那是谁?!究竟是谁会这样做?!”淑妃追问道。
“你还记得,当年凤府一案,咱们家,是如何得到消息的吗?!”上官程走到监牢那扇小小的窗子前,眼眸冰冷。
“记得,那时您还不是折冲都尉。只是都尉府中的一个小小的参军。夜里,有人给您递了一封信,信上说,凤府出了事,让您马上去增援,这样便可立功,日后步步高升指日可待。看了信后,您即刻请辞归家,说动了当时病重的大伯,派出了上官府所有的精卫,之后您一个人带着这些精卫,去增援凤府。”
“还记得,当初你还问我,为何会看到信之后,不问缘由地这样做吗?!”
“是。女儿当时觉得,这么大的乱子,陛下都没有派人,整个京师的官员,也都视而不见,证明此事绝不是西域血军那么简单。所以,您这样不问缘由地去,终究是会惹上麻烦的。可是当时,您并未告诉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这样的不顾一切。”
上官程叹了口气,后道,“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当初的那封信上,附着着龙虎令的印记。”
“龙虎令?!”淑妃大惊。
“是。虽然那只是一个红色印记,但却很明显是先用龙虎印印上印泥,再括出来的。而且做事之人太过匆忙,印记已有些不太看得清,但以我的眼力,还是一眼就看出,那是龙虎印。”
上官程的话,令淑妃大惊,“也就是说,这道信件,是由陛下发出的。”
“不。”上官程冷声道,“凡事无绝对。当初上官家、安家、凤家、风家,四大家族都是协助陛下登位的功臣。因此,陛下命人做了四块龙虎令,分别分给了这四家。”
“那父亲,为何不将此事上报?!”
“此事事关重大,没有确凿证据,即便上报也只会落得个攀诬的罪名。当年我若留个心眼,将那封信留下,或许就不会有今日之祸。”言罢,他的眼忽的燃起一丝火光,朝淑妃看去,“琳儿,为父此次已入深渊,即便你用尽全力,也无法搭救。但,你毕竟是个皇妃,你的身体里还留着我们上官家的血。我若死了,上官家的冤,或许只有你能洗清。所以,父亲希望你,无论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你们若在,便是我们都死了,也安心。”
“不!父亲,你们不会死的。不会的,我一定会尽全力,为你们保下一条命的!”淑妃泣不成声。
可他的哭喊,却只换来上官程的苦涩,“你以为,是谁要杀我?!是凤家?!是西梁?!还是幕后那只黑手?!”淑妃满目泪痕,对上自己父亲已失去光彩的眼,心下一沉,“难道是圣上?!”
“你以为,这里的禁军是怎么来的?!没有帝王不喜欢平和的生活,没有帝王不喜欢自己造一个盛世。只有我死了,上官家倒了,才能免去西梁与南唐之间的战乱。所以冤不冤,又有何区别。如今的我们,既无还手之力,自然只能为人鱼肉。但,我们还有你,只要你还在,钰儿还在,我们就不算完。”
“父亲”淑妃不停地咬着自己的唇,泪水布满了她的脸,正如此刻悲伤溢满了她的心。即便早有准备,但听到自己父亲的这番话,她仍旧觉得痛苦。毕竟,那是她用心对待了近十年的男人。为什么?!皇权难道比生命,还重吗?!
“走吧”上官程趁淑妃不注意,将她推出了囚牢,虽然他有把握控制自己的力道,但还是盯着淑妃在外面站稳,禁军将囚牢重新锁上,才放心。淑妃其实不想走,但瞧着自己父亲不停的催促自己,她只能压着悲伤,一步一步往外走。即便,她的脚像被针扎一样,每走一步,都觉得疼。又或许,是她的心吧。
“父亲”边走,她边回头看着自己父亲绝望却又带着希望的眼神,心如刀割。出了囚牢,她的心,还是麻木的。甄少远等在门口,瞧着淑妃怔怔的样子,心中不由叹了口气,道,“娘娘。”
“甄大人,陛下是什么时候给你传旨的?!”
“具体的时辰,臣也记不清,但臣接到旨意后,便领着人去门口等着了,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就看到娘娘的车架了。不过这次没有旨意,只是口谕。修岷公公派了人来传。”
“他说了什么?!”淑妃眼中,落下一滴泪。
“口谕上说,若娘娘想来这儿,不必派人拦。”甄少远轻声道。
“本宫知道了。”言罢,淑妃便朝外走去,而这一次,甄少远没有再跟着,因为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大人。”身后的狱丞走上前,疑惑道,“属下记得,陛下只是说,让娘娘进大理寺,并未说让她去监牢啊。咱们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合规矩啊?!若是陛下知道了,降罪下来”
“若是此般,咱们只需凭龙虎令回即刻。”甄少远的笑中,含着得意。
“可大人,咱们没见到龙虎令啊。”他这么说,狱丞更是疑惑。
“见没见到,又有什么要紧。”甄少远淡淡道,“只要能撇清关系,不就行了。”反正那人的指令,他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事情,也不用他操心。
“大人您为何要这样做?!”狱丞问道。
“本官的事情,何时论到你一个小官置喙。”甄少远斥道,“守好牢门,若是犯人跑了,你们也跑不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