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大金国方面,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和白衣军坐下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已经清楚的知道,白衣军成立了辽东、辽西、辽南等三个自治委员会,对山海关之外的土地,实行分片的管理。很不幸的,这三个委员会的成员,都对大金国非常憎恨。
这三个委员会的主要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亲戚、朋友又或者是战友死在大金军的手里。要他们放过大金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和大金军之间的仇恨,只能是用不共戴天来形容。血债,只有用血来还。
在羊官堡战役中,遭受了大量伤亡的大金军,撤退到辽阳周边地区以后,立刻搜集全部的兵力,加强辽阳周边地区的防务,准备在辽阳地区,和白衣军决一死战。努尔哈赤任命皇太极为海州卫前线总指挥,负责指挥大金军骑兵和白衣军骑兵进行周旋,阻止白衣军骑兵靠近辽阳。他本人则亲自坐镇辽阳。代善坐镇沈阳。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辽东地区的战事,已经是一触即发,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这一战结束以后,辽东地区,应该就没有大金军的存在了。就算偶尔有大金军的残部,也会撤退到赫图阿拉,又或者是直接撤退到白山黑水里面,和白衣军展开游击战。
当然,这些,都不是叶向高和[***]星能掌握的,他们只能通过白衣军的报纸,对辽东的情况,做一个基本的了解罢了。想到朝廷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无法遏制努尔哈赤的崛起。结果,白衣军随便插手,就将努尔哈赤打回了原形,他们还真是不能不佩服。白衣军的霸气,的确是无人能及啊。
“皇上哪里,有什么动静吗?”[***]星忽然问道。
“矛盾。”叶向高简短的回答。
[***]星缓缓的点点头。
……南京,紫禁城,勤政殿。
泰昌皇帝朱常洵坐在龙椅上默默的发呆。
在明成祖迁都燕京以后,南京的紫禁城,依然保存完好。每年,都会进行修缮,保持比较崭新的面貌。因此,泰昌皇帝在南京的紫禁城登基即位,倒也没有什么失礼之处。当然,由于权力中心的北移,南京紫禁城想要恢复燕京紫禁城的辉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燕京紫禁城的雄厚底子,是南京紫禁城完全无法相比的。
作为南明朝廷的最高存在,泰昌皇帝最近很喜欢发呆。他发呆的样子,仿佛是昏昏欲睡一样,眼睛都闭起来了,脑袋也时不时的耷拉下去。一不小心,坐在龙椅上的他,就会脑袋碰到自己的胸口。有时候,还会有口水从嘴角流出来。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个情景,多半会以为他是不小心睡着了。
事实上,只有泰昌皇帝的近侍才知道,他并没有睡着。如果有人靠近他的身边,他立刻就会惊醒的。被惊醒的他,会用一种很古怪的眼光盯着你。这种古怪的眼光,包括了警惕、畏惧、茫然、沮丧、愤怒、悲伤等无数种的情绪,十分的复杂。就算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的品味,也无法准确的推断出,泰昌皇帝到底是什么心情。
矛盾,就是泰昌皇帝的真实写照。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近到底在想些什么。
作为太子,朱常洵是很不幸的。
作为皇帝,朱常洵同样是很不幸的。
甚至,作为皇帝,比作为太子的时候更不幸。
事实上,最近烦恼泰昌皇帝的事情,就是要不要放弃自己的皇位,放弃自己手里的权力,做一个普通人算了。老实说,这个皇帝,做得的确是没有什么味道。他这个皇帝,根本就没有皇帝的威风,更没有皇帝的权力。除了皇帝的头衔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整天提心吊胆不说,就连自己的私生活,都无法保证。
自从白衣军崛起以后,整个东南半壁,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听皇帝的话了。准确来说,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听朝廷的话了。南明朝廷本身就是非常羸弱的存在,没有钱,没有粮,没有人,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个一穷二白的朝廷,肯定是被人轻视的。就算是皇帝,都没有什么吸引别人注意力的地方。
现在,全国人民的目光,都集中在白衣军的身上,集中在徐兴夏的身上。在白衣军的报纸发行了以后,更是如此。对于这个泰昌皇帝,除了知道有一个泰昌元年的年号之外,估计就再也不知道其他的什么内容了。甚至,还有很多百姓以为,皇帝就是徐兴夏呢!
蹉跎了大半生的泰昌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和徐兴夏争抢什么。无论徐兴夏要做什么,他都是没有能力反抗的。幸好,徐兴夏也没有什么太过分的地方,没有提出什么禅让之类的要求。徐兴夏已经明确表示,他是不会接替泰昌皇帝的皇帝宝座的。这些说法,多多少少,让泰昌皇帝有些安心,觉得没有那么危险了。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泰昌皇帝又开始变得郁闷起来。原因很简单,徐兴夏在报纸上,提到了君主立宪制的设想。他在报纸上用连续的多篇的文章,阐述了什么是君主立宪制,为什么要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及君主立宪制的好处和坏处。涉及到自己的皇位,泰昌皇帝自然无法淡定了。不做皇帝,他还能做什么?
按照徐兴夏的说法,他朱常洵的确可以保住自己的皇帝名称,但是,必须放弃所有的权力。必须将所有的权力,都下放给内阁。一个没有了权力的皇帝,还是皇帝吗?朱常洵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与其被剥夺了权力,还继续摆在皇位上被人羞辱,还不如干脆禅让退位,让徐兴夏来做这个皇帝算了。
“不就是要皇位吗?给你!”
朱常洵的内心,不由自主的憋了一肚子的火。
可惜,他的这一肚子的火,却是没有地方发泄的。他不可能朝白衣军发泄,不可能朝徐兴夏发泄。他也不可能朝各位重臣发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朝自己的内侍发泄。可是,他就是将自己的内侍,骂得狗血淋头,又有什么作用呢?
除了徐兴夏发表在报纸上的内容,朱以蓝也给自己的父亲写来了很多封的信件。内容,都和君主立宪制有关。朱以蓝其实不希望自己的父亲,继续和白衣军对抗。这样做没有好处。每次改朝换代,都是血流成河的。哪怕她是徐兴夏的正室夫人,都很难改变这一点。相反的,如果他能放弃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太平皇帝,没有权力的同时,也没有什么责任,倒也不错。
“你说,徐兴夏转来的那封信,到底是什么意思?”[***]星又说道。徐兴夏除了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阐述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让最高委员会给南明朝廷的各个重臣,都送去了专门的书信,再一次详细的阐述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理由。
叶向高心有感触的说道:“我参详甚久,也只是了解一二啊!此人的想法,的确是世间罕有,我等不得不佩服啊!”
[***]星缓缓的点点头,深沉的说道:“是否具有艹作姓?”
叶向高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有!他的建议,具有非常高的艹作姓。只要皇帝陛下点头,就可以艹作实施。”
大明朝的内阁,本来就有一些君主立宪的微弱的雏形,只是皇权反复,君主立宪制始终无法孕育出来而已。如果君主立宪制早点出现,早点成功的遏制皇帝的权力,明王朝的发展,肯定会走上另外一条相对健康,相对稳定,相对快速的道路。
只可惜,历史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将君主立宪制扼杀了。最后,是满清的入关,彻底的将皇权提升到了巅峰。除了皇帝,其他一切人等,都是奴才。结果,造成了天朝上国,接近三百年的沉沦。可以说,君主立宪制是否能够实现,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
现在,徐兴夏要亲手推动一下,让君主立宪制早点在中国大地实现。徐兴夏自己来做皇帝,自然是最好。但是,徐兴夏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子孙,就能管理好这个国家。与其让中原大地,在自己死后再次陷入混乱,还不如未雨绸缭,将君主立宪制推出来。
再说,徐兴夏也不准备,在中原大地做皇帝。在自己的家里打打杀杀的,是很没有出息的。窝里斗的本事再厉害,也比不上对外的斗争厉害。真正有本事的,就到地中海沿岸去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要杀,也是杀别的国家。要抢,也是抢别的国家。
在徐兴夏的设想里,泰昌皇帝可以不退位,可以继续做他的皇帝,但是,他的权力,要被基本上剥夺干净。他只是一个象征,一个代表国家的名义上的象征。他就和后世的英国女王一样,那怕是别人将她的死刑命令送到她的面前,她也必须签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