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发源于秦岭支脉,向东北方向流淌,在洛邑附近注入大河。洛水千百年来的流淌,在山间冲积出一道峡谷来,成为秦岭山脉和中原西部山中的一条河谷便道。
阳春三月,洛水两岸青山绿水,繁花似锦,风景美不胜收,不过美人欣赏这些美景。偶尔有几只小动物在河边饮水,原始自然风光是那么的迷人。随着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响起,河边的小动物骤然被惊的四散奔逃,就连清澈河水中的鱼儿似乎都感受到了异样,惊慌失措地进入河流中央。
一马当先的苏岸,率领了着一支雄壮的骑兵气势汹汹地跑过,快速前进。他们不敢做丝毫的停留,必须要在天黑之前到了洛水中游。他们的目的地并非洛水下游的繁华城池洛邑,而只是中游的某处小路口。
汉军在渑池和洛邑两处布置了两道防线,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五万人马。尹旭的主力只有七万人,正面破敌也不是不能,只是难度和付出的代价难免就会扩大。这不是尹旭想要的结果,任何事情只要有更为便捷的办法,都要尽力一试才行。
尹旭的想法就是直接饶过汉军的防线,从后路袭击汉军,从而轻易破敌。最初的时候尹旭曾打算直接从洛水或者伊水的上游河谷直接杀下去,杀到洛邑汉军的背后,直接进攻荥阳。打算复制,明朝靖难之役,朱棣渡过淮水,将勤王大军留在身后。直扑金陵的手法。
不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尹旭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风险着实有些大。洛邑距离荥阳的距离太近,贸然进攻荥阳。倒是短时间内攻城不下,汉国守军回援,可就把越国大军包了饺子。这情况与朱棣那么的情况不尽相同,当时的淮水守军勤王明军多处于观望之中,朱棣才有了拿下南京的机会。现在情况去完全不同,渑池和洛水可都是忠诚度很高的汉军,计划自然不能实现。
至于绕道洛水和伊水,进攻汉军背后的打算。虽然可以轻易实现,但风险还是很大。毕竟到之后这一支孤军深入的越军就陷入了渑池汉军与荥阳守军的包夹之中,想要安全撤出,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做事情还是一步一步走比较好。尹旭思前想后,决定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渑池防线,需消灭汉军有生力量,给汉军以足够的震慑。于是乎尹旭命令苏岸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从洛水河谷绕道渑池背后。发动进攻。
三万最新训练的骑兵就要派上用场,表现的结果尚且不知道,尹旭心中有些忐忑地期待着。苏岸不敢掉与轻心,立即率领骑兵出击。争取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渑池,从而趁着夜晚发起进攻。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有马蹄铁的骑兵不怕远距离奔袭,越国大军的迅速行动。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了渑池东南。越国骑兵的行动速度威势太快,以至于汉军的探马并未探查到他们的踪迹,亦或者即便是探查到了,也未能及时将消息送回去。
越国骑兵如同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渑池汉军背后,所带来的震撼可行而至。没等汉军反应过来,越国骑兵就杀了过来。已经是入夜时分,因为正面战场的平静,使得很多汉军士兵都放松了警惕。
夜晚的时候,前线的守军自然是严阵以待,小心防备。深处后营的汉军则放松了警惕,早早地进入营帐休息,没想到这个时候越军突然杀过来,而且还是从他们的后方杀出来,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很多汉军士兵还在睡梦之中就惨死在越国骑兵手中,渑池的汉军守将是夏侯婴。当他发现越国大军从背后杀过来的时候,就知道要出事。正如周勃所言,怕的就是越国高阴谋诡计。现在越军能从自己身后出现,就证明他们不走寻常路。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交手第一阵算失败了。可凡事不能轻易认输,夏侯婴立即调动兵马反攻,希望能阻拦越军,至少要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实际上行汉军从一开始就没有对渑池防线报很大希望,目的就是减缓越军的进攻速度,为洛邑和荥阳那边争取更多的时间缓冲。否则以渑池与洛邑之间如此近的距离,设置两道防线似乎根本就没有意义。
如之所以如此安排,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考虑到了渑池战败。渑池防线一旦被攻破,夏侯婴将及时率领兵马返回洛水以东,汇合那处的汉军,全军坚守洛水防线。夏侯婴一直在按部就班,按照计划行动。可是他没想到这一切来的如此之快,尽快知道渑池迟早是被攻克的,但是没想到速度会如此之快。
也罢,既然事已至此,只能默认的了这个结果。夏侯婴很清楚,只要越军出现在这里,就宣告了渑池防线已经失去意义,坚持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有序地将大军撤走,保全有生力量,加强洛水防线和荥阳本身的守卫。
可是想走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越国骑兵迅速撕开一道口子,杀了进来。越国骑兵的突破力量非常强大,夏侯婴脑海之中关于骑兵的印象完全颠覆了。在这里骑兵不在只是袭扰牵制,而成为一支破敌的尖刀。
越国骑兵在战马上坐的那么稳,没有丝毫的摇晃,一只手控制着缰绳,手中兵器不断挥舞。战马飞快的速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刚刚组织起来的防线一瞬间就被冲垮了。夏侯婴这才发现,杀过来的越军全都是骑兵,兵力随便上万。五年前,项羽在彭城以骑兵表演了一场力挽狂澜的反攻,五年之后。越国又在渑池表演了骑兵的大规模作战和冲锋破阵。
越国骑兵飞快的速度和冲击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骑兵手中的兵器似乎与传统的长剑也有些不同。手起刀落,越国骑兵的兵力砍劈力量更大,一刀下来。居高临下,让人有些难以承受。
当汉军组织起来的防御阵势完全被越国骑兵冲了七零八落,一群零散的,混乱不堪,惊慌失措的汉军如何能使越国大军的对手。强大的越国骑兵就如同狼入羊群,战斗力和杀伤力异常强大。
见到苏岸率领军队杀过来,早已守候在侧的英布所部也杀过来,两边策应。迅速将汉军杀的七零八落。汉军彻底乱了,想要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已经不可能,夏侯婴看到大势已去,心中如遭雷击。心情沉重无比,在亲兵的保护下逃走了。
混乱之中,有很多汉军士兵见势头不断,也纷纷逃走了。当然这些之中很少的一部分幸运儿,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好的运气。渑池战场上。完全转变为修罗地狱,惨不忍睹。
天亮的时候,渑池附近满地的鲜血横流,尸体横七竖八地排列着。碎骨烂肉更是到处都是。整个场面看起来是那样的血腥,让人有些反胃。惨不忍睹。汉军不知在此的十万大军被斩杀超过了七万,不过是一夜时间。七万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尹旭策马来到这里,看到这惨烈的景象时,心中还是忍不住地有些抽搐。毕竟是七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成为了孤魂野鬼。说实在的呃,他也不想出现这样的局面。可是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根本没有丝毫怜悯可言。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想想换做是刘邦获胜,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战争就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只有战争结束之后,天下统一才是安定的根本之道。现在付出一些代价是不可避免的,这七万人就相当于是统一的垫脚石。
当然伤亡不会只是这一点点,以后还会有,这些是不可避免的。此战骑兵的强大战斗力的和作战效果显露无疑,尹旭终于看到了这一支强大王牌骑兵终于打造成功了,其效果将会惊天冬天,震撼天下。
至少已经让汉军吓怕了胆子,那些逃走了汉军士兵一定会将越国骑兵的可怕宣传出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产生效果。此战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最短的时间,让汉国渑池防线崩溃。让汉国的防御体系和计划崩溃,如此一来在某种程度上,也大大削弱了洛水防线的力量。
对于整个灭汉之战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原大战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越国铁骑的目标直接对准了洛邑。
苏岸策马来到尹旭身边,说道:“大王,经过装备的大队骑兵战斗力真是强大。”
作为之前近卫军的负责人,骑兵的作战效果,苏岸是早有体会。但是近卫军的人数毕竟是少数,早期的时候一千人,即便后来也不过只有三千人。昨天晚上参与作战的可是整整的两三万骑兵,那种万马奔腾,肆意驰骋,奋力砍杀的感觉相当的刺激,可是让尹旭大开眼界。
尹旭轻轻笑道:“那是自然,现在可明白了,寡人为何如此专注要发展骑兵。骑兵将会成为野战的主力,将会成为我们越国的王牌主力,灭汉需要。将来对付齐国也需要。尤其是将来对付草原上的匈奴人,就显得更为重要。
骑兵军团我们有了,但是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的经验还少。如今寡人交给你一万骑兵,由你指挥。记住你的任务不仅仅是大胜仗,还要在作战过程之中学会总结。总结骑兵作战的优势利弊,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战略战术,将骑兵军团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取得最好的战果。”
听尹旭这么一说,苏岸的心情那是相当的激动。一万骑兵由自己指挥,意味着在这场战争之中,自己将会是一个肆意表演的主角,那种感觉,那种胜利将会一直伴随身边。尤其是尹旭所说的那一番话,更是让他激动不已。越王这样说,意味着一种绝对的信任和器重。证明了越王有心栽培于他,可以想象,灭齐和对阵草原匈奴的时候,都将会有自己表演的舞台。
苏岸当即跪伏在地,沉声道:“多谢大王栽培,伯洲一定竭尽全力,誓死报效大王。”
尹旭轻轻点道:“不必如此,用心作战就是了。记住一点,千万不可自满大意,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是!”苏岸重重地点头,将尹旭的教训牢记在心中。
………………………………………………………………
越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渑池防线之后,暂时停住了脚步,没有立即对洛水一带发起进攻。乘胜追击是不错,但前提是一击必中,取得胜利。若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尹旭不会轻易出击。毕竟洛水之畔有超过十五万的汉梁联军,战斗力非同一般。作为荥阳城的最后一道防线,那里的汉军必定会拼死作战。
尹旭不想付出的太多无谓的牺牲,凡事都需要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此刻,尹旭一边筹划着如何攻克洛水防线,一边也在密切地关注着河东与河北的情势。
尉缭和许望在太行山西麓,一直到河内郡的大河之滨,设置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小心防备着任何来自东方的进犯。与此同时,齐国大军也渡过大河向赵地发起进攻。齐国兵力雄厚,尹旭又对赵地势在必得,自然是来势汹汹。
出于对张耳的忌惮,刘邦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允许赵国拥有太多军队,因此赵国上下,兵力不过五万。凭借着这一点人马,怎么能是韩信的齐国大军对手呢?因此当齐国大军刚刚进入赵地的那一刻起,张耳就知道任何的抵抗都是无畏。既然如此,索性还不做无畏的抵抗最好。
张耳很清楚自己这个赵王之位是怎么来了,当初要不是人家韩信,自己怎么可能有机会当上赵王。说直白点,当初韩信若是推荐了别人,这个赵王的位子未必会轮到自己肩上。想想当初在井陉口作战的时候,自己和韩信之间也是默契合作。当时和韩信之间的关系也算是不错,彼此之间配合还算是默契,某种程度上韩信曾经一度对自己表示出欣赏,甚至把自己当做是手下。
当初也确确实实在韩信手底下做事,韩信之所以推荐自己做赵王,也是出自于这样面的考虑。后来因为刘邦提出了联姻的事情,而毕竟身为赵王之后,是一方诸侯,心理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韩信之间的关系也就疏远了,更准确地说因为有刘邦这个因素存在,自己和韩信之间就不会发生太多的联系。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汉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已经到了亡国的地步。自己作为刘邦的臣属继续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齐国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弃暗投明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