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忽闻歧见
在深入各车间蹲点调研和跟班劳动的过程中,曾有为有时也会抽空回厂部办公楼来走一走,但他却让自己的厂长办公室铁锁把门桌椅尘封,只是兴致勃勃地串科室访干部,在无拘无束的谈笑中揣摸厂内管理体割上的情况。
不久,他就吃惊地觉察到,这个厂的管理体制十分紊乱极不合理,令他无法接受——汤书记麾下的党委办公空,保留着当年革委会政工组的原班人马,团委书记张达功既兼职党委秘书又兼任办公室主任,凭一杆笔头包揽政宣工作要务,下边三个文书无文可书,其日常工作除轮流抄写几块黑板报和布置各种会场标语以外,就是看报纸、读小说、嗑瓜子、闲聊天;工会姜主席领着两位干事,全部工作只是每星期轮流为各车间代购一次电影票、每季度为少数贫穷职工报批和发放一次困难补助、每年度为厂评先进人物采购颁发几张奖状;小小的财务科拥挤着五张办公桌,科长属下二名会计、一名出纳外加二名学徒;名气赫赫的保卫科,坐办公室的“四大金刚”竟比二道厂门诸“门神”的人数还多;徐、林两科长统率下的行政、供销二科室,更是人头济济阵容庞大,虾兵蟹将星罗棋布;而相比之下,唯独魏副厂长坐镇的生产科,人烟稀少忙碌不堪,仅见劳资员、统计员外加一个制图员各司其职,而指挥生产、监管车间、制订计划、落实指标、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一应事务都得由“光杆司令”一人承担——这种部门编制上的忙闲悬殊、苦乐不均尚为小事,一家总共六百多号人马的中型生产企业,号称“干部编制”的脱产管理人员竞达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简直令人咋舌。真可谓“庙堂巍峨机构拥肿,人浮于事悠哉闲哉”,可羡可慕复可惊可叹也!
深一步了解后,他又意外地发现,不幸让新产品车间的包子荣所言中,在厂部这个庞大的科室干部阵营里,“接班人”的队伍十分壮观,然而又极其谎谬——在那洋洋洒洒三十几名“以工代干”的名单中,皆是文革时期进厂的青年人,具备高中学历的寥寥无几,人马束自三拨:一拨是文革期间“突击提干”的造反勇士,另一拨是厂内除大公无私的汤书记以外的各级“官长子女”,再一拨是从社会上招工进来被特约照顾的“权贵后裔”——不是凭张巧嘴巴,就是凭个好爸爸。真乃是梁山英雄排座次,运之所至威风凛凛,倚权仗势待价而沽,可敬可畏复可怜可笑也!
如此编制谈何精干?如此体制谈何进步?如此管理谈何效率?如此状况谈何发展?曾有为于心目中愤然疾呼: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机构精减刻不容缓!
正是抱着这样的显明观点和深邃眼光,有一日,曾有为在书记办公室里同汤炳权对谈中,无所掩饰地直抒胸臆,遭遇了一场激烈的观念碰撞。
曾有为首提话头:“老汤,我看厂里的干部编制很成问题,群众有许多反映,我个人也有些感觉,咱们以后是不是得下决心改革改革……”
没想到,汤炳权打断了他的话头:“怎么,哪些地方你看不顺眼呀?”
对话在碰撞中继续。
“譬如说,咱们厂里职工总数只有六百多人,厂部脱产管理人员倒有五十九位,将近十分之一,其中专职干部二十二名不算太多,而以工代干者达三十七名,超编太厉害,许多人无所事事悠闲度日,机构太拥肿,人力浪费呀!譬如说,咱们机关科室的结构组成,行政、供销、财务等后勤部门兵将如云,阵容过于庞杂,这是明显的;党、政、工、团、保卫等政工部门人头济济热闹非凡,可究竟有多少实际职能呢;唯独生产指挥系统,反而呈现冷冷清清,除去劳资、统计、制图三个专职以外,指挥、调度、安全、质量等等大量事务集于魏副厂长一身,力量又太薄弱啦。还有,在那些以工代干的芸芸众生当中,小青年占了极大多数。培养接班人无可厚非,不过,了解一下他们的来龙去脉,选反有理和父贵子荣的味道太浓,里边有多少真才实学踏实能干的称职之士呢?”
“唔,你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难道问题还不够严重吗?”
“你的眼光尖锐,这我佩服。不过,一来由于你对厂里的历史了解不够,二来由于你年轻单纯,所以,你的看法非常偏面。”
“我刚到任不久,对本厂的历史也许了解欠深。可是,我做过详细调查,刚才所说的情况总不是虚构吧?”
“我承认,咱们厂的干部超编一些,机构人员庞杂一些,但这些管理干部都是历次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极大多数以工代干的青年都经过严格的政审,这是历史的产物、革命的需要,他们总还在企业管理上发挥作用嘛!对群众中流行的一些牢骚怪话,我们当领导的可不能跟着当尾巴哟!”
“老汤,请允许我直言。精简机构、改革干部体制是党中央的号召,咱们是工厂企业,应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发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设置机构和任用干部的问题上,关键是要面向生产重视人才,任用那些作风正派、精通业务、懂得科学技术的有识之士。这才符合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呀!”
“精简机构、体制改革,谈何容易?牵一发动全身嘛!去年夏季,局里派工作组来厂搞领导班子调整,也想动脑筋改革机构精简干部,结果呢,有头没尾半路收兵了嘛!”
“这一点,你说的对。搞精简机构和体制改革,工作相当复杂,牵涉面很广,思想阻力严重,困难是不少。不过,我是这么想的。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尚且能够整肃朝纲、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大刀阔斧地精减官僚机构,建设封建皇朝的繁荣之邦;咱们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现代化建设,更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解放思想革除弊端,开创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只要我们领导班子把思想统一起来,这个工作还是可以开展下去的。”
“说古论今,才学不错嘛!可是,你把咱们无产阶级政党同封建皇帝去比较,还要让咱们**人去向封建皇帝学习,这立场观点就成问题!小曾呀,看来,对这个问题,咱们之间还有些观点分歧,一下子也辩不清楚。我暂时只能提醒你一下:你年轻有为,上级派你来当厂长,是对你的信任,一举一动可得三思而后行。对于干部问题,你光提现代化,忘了还有个革命化,现代化要靠革命化带动嘛!我们对**提出的干部路线和培养接班人的六个条件,尤其是立场问题、政治态度问题,可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否则,搞得不好,会犯历史性错误啊!”
“……”
观点对立话不投机。曾有为不期然吃了同事战友的当头棒击,这一棒份量不轻,使他大感骇然、大感惶然,只好闷闷不乐地暂时结束这个复杂的话题。
这是曾有为第一回经历同党委书记观点相悖的场面。对于他的提议,对方始作惊讶,继作不悦,再作咄咄逼人的驳斥,那勉强的笑容里边隐藏着沉沉的怒气,那谦和的语调后边显露出教训的口昀,恰如给他心头撒上一股阴云暗雾。
“……你光提现代化,忘了还有个革命化,现代化要靠革命化带动嘛!……”
“……搞得不好,会犯历史性错误啊!”
汤炳权这两句话,真似两柄锐利的锋刃直插心腑,搅得他心血跳腾浑身难受。他一时还不能理解这两句具有高度原则性的警语的玄妙含义,为此而苦思苦想昼夜不安。他运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和思考能力长久盘桓,好不容易才从这股阴云暗雾中脱身而出,在笔记本里写下了两段心得体会——
现代化是目的,革命化是手段。革命化不能包揽一切。革命化要适应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
党中央三中全会提出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针,是开创“四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决策,浃非一时的权宜之计;是新时代乐章的主旋律,决不是心血来潮的小插曲。
思路慢慢摆脱模糊,信念逐渐坚定明确,动荡不安的心潮得以平静下来。
不知不觉中,曾有为进厂任职已满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时间里,他布衣微服风尘仆仆,辗转于全厂各个车间、部门和场所,深入群众参加劳动,调查研究体察下情,逐步掌握了市属砖瓦厂的厂惰特点。转眼到了春夏之交的五月初,他带着思想和知识的双丰收班师回朝了。走进厂长办公室,启开办公桌,擦亮玻璃窗,揩净桌椅柜具,整理张达功按例呈交的各种文件、书报和资料,摊开那册随身携带书写满满的蓝塑料封皮笔记本,将自己关在房里,整整办了三天公。
一字一句地研读和对照党的三中全会公报,神游于用自己的感情和汗水换来的文字宝库,他反复修改细致推敲,精心拟就了一份雄心勃勃地进行企业整顿和改革的“十大执政方案”,准备在恰当的时机,正式提交党委会议研究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