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猫腻,倒也不难叫人察觉出来,因为众所周知坐镇洛阳的越王杨桐手下,不单单有一个原先代王杨侑的家将,他手下的名将还有屈突通、王世充(纳言、左翊卫大将军、代理吏部尚书)、皇甫无逸(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元文都(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段达(纳言、右翊卫大将军)……另外不在一线品级之内的各种大将军、将军也有十好几位,可为什么偏偏是一个原先代王杨侑的家将来担任主将领军出战呢?
显然这里面肯定有PY交易,虽然细节不得而知,但光看这支队伍三万精锐、十二万炮灰的构成也能明白,杨桐方面对于仅凭一纸诏书就投靠朝廷的李密也不完全信任,派出一个无关紧要的杨春,未必不是试探。
而且,三万精锐或许不是问题的关键,十二万青壮才是!
要知道此时的洛阳虽然是大城,人口据说有上百万,而且城中还有城外更有数个巨型粮仓,就算因为江都叛乱,运河上的漕运已经实质上断绝,但短期内应该是不缺粮的。
可不缺粮归不缺粮,城中上百万人口里按比例来说,青壮至少得占上三分之一,这些人长期圈在城中,一个控制不好就得出大问题,所以把这些人摘出来送出城去打仗,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减负手段。
再来就是,李密这边派出的七万大军,据说主将是他自己,副将一个王勇(王伯当)、一个程咬金、一个徐世勣,都可以算是李密的人,而翟让的麾下一个都没有,从这其中也能看出问题来。
按照黄小刚的记忆,翟让被李密弄死应该就是今年的事情,但随着瓦岗军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偷取了长安以后,翟让到底死不死、什么时候死、怎么死这些问题也就成为了不可预期,虽然按照历史所知,大致可以预料翟让和李密肯定有着内部斗争,但事态到底将会如何发展,这就不能再用原本的历史轨迹来推测可能性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洛阳的越王杨桐以朝廷的名义,派遣了共计二十二万人的大军,于九月十六在洛阳誓师,然后兵发黎阳而来。
然后有点搞笑的事情是,九月十六发的兵,二十二万人用了十天才走出洛阳近畿,然后距离不过区区五百里的路程,竟让他们足足走了差不多二十天才走到距离黎阳五十里的卫县脚下。
然后三天扎营的期间之内,杨春的十五万人便跑掉了近万人,还是他大开杀戒一口气杀掉了五千多人,才止住了溃逃的事态,再算上半路上开溜的,最终十五万大军也就剩下了十二万左右。
比较起来,瓦岗军这边就靠谱多了,七万人从长安走到卫县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多了。在走出洛阳近畿后,河南各地的小股义军,以及留在韦城、瓦岗寨各地打游击的瓦岗军纷纷来投,最终的人数据说超过了十万人。
所以搞来搞去,最终从洛阳出发的时候是二十二万人,抵达卫县的总人数也是二十二万,但双方的战力比却发生了变化……本来战力差别就很大了,如今自然是强弱立判。
然后呢!
而天凤军这边,黎阳一期集训的三万八千人不说,二期计划是集训三万人,实训是两万九千,加上黎阳卫城自己又募集了四千民勇,还有黎阳仓的三千仓卒,此外留在聊城的天凤军也在训结了两期新兵后,派来了援军十二营六千人,所以这个时候黎阳大营的总兵力也达到了八万人。
然后,高密在九月二十六得到李密领军进入洛阳会师并誓师出征讨伐天凤军的消息后,便连夜组织了万人规模的辎重输送队伍,通过水陆并进的方式,向黎阳加急送去八万箱神机箭、三百万发神机备箭、十五万枚手榴弹、三万套梨花枪、五万斤火药和大小雷王、雷神的组件(火药分装运输,战时再现场组装)等等,以及一万五千套近战甲胄和一万八千套弩手甲胄,此外还有全部库存的被服、鞋袜、冬装等等物资。
送出这些物资等于是清空了全部的库存,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杨春虽然不算什么,可李密不是善茬啊!
而黄娜和黄小刚也分别对高密和黎阳、下邳和彭城下达了最高级别的天凤军总动员令,虽不至于说此战是天凤军的生死之战,但这一战要是打好了,说不定就是杨隋的生死战,只要能一战打掉这支代表了隋朝最后战力的联军,杨隋的统治也就差不多可以画上句号了。
而在总动员的基础之上,黄小刚也没忘记了刚刚组建的空军部队,虽然这次南下彭城、下邳的支援行动,空军战术小分队并没有起到出奇制胜的功效,但效果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而且经验教训也总结了一大堆,也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黄小刚干脆就把目前全部的二十四个飞行员全都派去了黎阳,并让老公输带着公输盖领着一般的研发队伍跟着去了黎阳,就看这支新生的天凤空军能不能在这场黎阳战役当中立下盖世奇功了!
然后,截止十月,天凤军实控区和托管区的秋收和两税也全部完毕,各地解来的粮食、材料、油料、布匹、五金、钱财等物不可计数,经过初步的造册预算,共计结余粮食(含粗细粮秣)约十八万担(二十万石左右)、铜钱约七万贯(开皇钱)左右。
而顺带着,华夏商行也做了一个年中小结,结果是商行下属设粮商铺共计结余粮食二十四万石、商行整体结余铜钱十五万贯并还有至少价值十万贯的各类物料囤积在仓库,利润率却是比整体的税收还多了不少。
当然了,可别忘记天凤军自打占据高密建政开始,就处在极度缺粮的状态,这个情况也是直到黄娜领军展开秋季攻势以后才慢慢得到环节,并在打下了黎阳仓后才完全解决了缺粮的危机,所以如今实控区和托管区不但不需要倒贴粮食还能解来这么多的粮食,这倒也说明天凤军的施政还算是初步获得了成功。
最后还有两个好消息,就是旅顺港那边建港和筑城的工作还算一切顺利,报表已经在统计很快会报来,然后就是旅顺港送来消息称已经从陆路得到了赴日船队即将回航的消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