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殿擢,无道逆贼,枉负圣恩,朕誓诛其九族。”
养心殿内,白发苍苍的乾隆宛若一头暴怒的暴龙,大声吼叫着泄发心中的怒气。
浙江水师提督,詹殿擢堂堂一浙江水师提督竟然降贼了,还连带着李长庚、魏大斌两个水陆总兵官,简直是大清开国以来未有之忤逆事。
信报一报到乾隆手中,近日来本就因为福建陷落,海坛危机而怒火冲冲的乾隆当即就爆发了起来。没等宣召来的大臣们到场,就当着送信报而来的嘉庆的面大声怒骂呵斥起詹殿擢来。
这一影响实在是太坏了。嘉庆心中知道影响有多么的坏,所以心头的怒火一点都不逊色于他老子。只是碍于身份,才暂且忍耐得住,免得破口大骂失了体面。
可是乾隆却顾不得这些了。詹殿擢,这可是詹殿擢啊,他当年南巡阅兵钦点出的将才,竟然如此来回报他,乾隆心中何止一个大怒。把詹殿擢剥皮抽筋,剁肉成粉糜的心都有了。
詹殿擢,福建平潭人,字鼎园,幼习骑射,及壮升浙江镇海营参将。曾在乾隆南巡阅温州镇兵之际(辖镇海营),以校练水操称旨,赏赐貂皮、绸缎。后即授温州镇总兵,历任九年,升浙江水师提督。
作为乾隆钦点之将,詹殿擢可以说往日都是简在帝心的。当然,现在就更加的‘简在帝心’了。
乾隆才不会考虑詹殿擢三人有什么苦衷,家乡亲族是个什么状况,他眼睛看到的只是三人现在都从逆从匪了。
两刻钟后急忙奉旨进宫来的一种清廷大臣们纷纷到场,然后从乾隆口中得知了这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
“此事恶劣之极,必须重责极处,以穆朝廷之威,彰朝廷之肃,明正天下,警告后人。”这是所有在场大臣们的一致意见,连和珅、福长安、刘墉、朱珪、董诰、纪晓岚等很不对付的人也都完全统一。
“朕欲再置贰臣传丙编,詹殿擢、李长庚、魏大斌以及那个陈阳都要悉数给朕记载于上,朕要让他们恶名远昭,污名青史,遗臭万年!”乾隆说话中怒目圆睁,双面脸颊颤抖不止,浑身上下也瑟瑟战栗,显然是怒不可遏到了极致。
“太上皇还请息怒,为这等小人气坏了身子,可是万万不值得的。”和珅连忙出场劝幼。嘉庆这时也回过了神来,自己老子可是都八十七了,生不得大气了,不然的话怕是会转眼就要过去。如果说是正常年代,乾隆过去也就过去了,可眼下却万万不能的。这个时候他若一翘辨,整个天下都要凌乱了。自己就是顺利接掌了大权,也一样是苦日子。
嘉庆,以及一众满族大臣、宗室王公在赶紧劝说着乾隆消气,而在这个当口被堵在了圈子外面的一众汉***臣们互视了几眼,纷纷发现了对方眼中的唏嘘之色。
是啊,真真切切的唏嘘之色。曾几何时,本来江山稳固的大清朝竟然要再次搬出《贰臣传》来了,这又怎能让熟知内情的一众汉***臣们不心生戚戚?
《贰臣传》——为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正式提出编纂的。分甲乙两编,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一百五十七人。
经历了清初的动荡,满清到了乾隆时期,政权已经建立百多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乾隆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瓦解汉民族意识,妄想达成满汉统一思想,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了《贰度忠臣传》即《贰臣传》。
乾隆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并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尽管这些人都为满清朝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朝中做官,但是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气节操守是有亏的。
乾隆做了***还想立牌坊,特意在御旨中指出,之所以出现贰臣,并不能一味责怪臣子不忠,明朝皇帝昏庸腐败,自覆宗室,也是出现贰臣的一大原因。引用他自己的原话来说,就是“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这些贰臣传上的人物降清以后,又分成了两种情况:一是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二是毫无建树。因此,乾隆又要求对贰臣们区分对待,将前一种人编入甲编,后一种人编人乙编。这样作,就反映出了他的另一层潜意思,“朕”并没有忘掉立国时的功臣。
乾隆如此即坚持了‘忠君’的标准,把效忠清朝且立有大功的降官列入贰臣传,却又可以使这些人的后人感到乾隆的通情达理,从而减少了抵触情绪。而对那些对明清都不尽忠的降官列入乙编,就更加证明了编辑《贰臣传》的必要,容易与汉族知识分子阶级达到共识。
可以说贰臣传本是乾隆稳固自身统治的一种手段,可现在却被他拿出来了当做发泄恨意的载体,无形中贰臣传的地位就不知道下降了多少个阶层。而且还有自打自脸的嫌疑。上面不是说了,“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这句话可不仅能用到前明皇室身上,转用到乾隆自己身上也是一样。
朝罢返家。时任户部汉尚书沈初便换了身便服,赶去了礼部尚书纪昀纪晓岚家。
沈初、纪昀,二人皆是饱学之士。纪晓岚后世的大名就不提,‘二张一王’铁三角可把他的名号响亮了全国。那沈初也是读书能目下数行,被称为异才的存在。
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二下江南,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二十八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也就是榜眼,授编修。三十二年,直懋勤殿,合写经为皇太后祝釐。逾年,大考翰詹,以直内廷未与试,诏褒初学问优美,特晋一秩,擢侍讲。
后为祖母丁忧,迁右庶子。累擢礼部右侍郎,督福建学政。遭本生父忧,服阕,起兵部侍郎。寻以母病乞归终养。后起故官,督顺天学政,调江苏。任满回京,调吏部,又督江西学政。
学政是什么概念,那是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大员。在官场上绝对是清贵而且要有大才学,还有士林影响力。比之后世的教育局长、教育厅长来那高出的太多了。梁纲从湖北杀出,直到福建攻克,那么多学政全部自尽没一个肯投降的,气节上比之政府官员还是要好上一些的。沈初学识渊博,所以五次出任各省学政,还主乡试一次,后又历充四库全书馆、实录馆、三通馆副总裁,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校勘《太学石经》。
与纪晓岚一样都是文才动天下的人,在满清朝廷的诸多王公大臣中,能力压过他一头的人也就是纪晓岚了。二人出身相同,同富才学,又是四库全书的老战友(纪晓岚是《四库全书》总纂官),所以私下交情相当的好。
此次进宫,乾隆皇帝雷霆大发,却并没有挨着礼部什么事。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纪晓岚的差事是最轻松的。可是没想到的是《贰臣传》丙编的差事乾隆没有交给三通馆,而是直接交给了纪晓岚手中。【三通馆——清代修书馆。】
作为朋友沈初当然要来看看了,而且他还有一肚子的话要跟纪晓岚讲。满清朝廷根固蒂深,虽然朝野上下贪污腐败成风,可到底没到民怨沸腾,改朝换代的地步,怎么一闹就生出了这般大事来?
湘黔的苗人***也就罢了,先天条件不足,终是成不了大患。四川、汉中、陕南的白莲教也是一样,获得不了士林和地主阶层的认可,虽能呈一时之强,可到底是触动不了王朝的根本。
然而江南的红巾军又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沈初的疑问,纪晓岚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红巾军打着复汉兴汉的旗号崛起,但是身作士林魁首的纪、沈二人又怎会不知,红巾军的这个口号根本就不可能激起广大百姓和士子文人的拥护。
一百五十年的经营,满清的根基和做法比之金元二朝来强的太多了。错非之前刚刚生过一场***,红巾军怕是连现在仅有的这些读书人都没有,更别说是在各地方建府立衙了。
所以即便是红巾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拿下了南京,甚至是拿下了浙江,那时沈初、纪晓岚也依旧没把它真正的看重。以为就如当初的三藩之乱一样,一时的气候罢了。
可现在,红巾军在东南突然爆发,接着福建一破而下,还在连仅剩的水师都岌岌可危,这么一来就让整个大清朝都吃紧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逆首梁纲紧跟着就下了一道文书布告,宣布废除了之前红巾军严惩贪污腐败官员的措施,而该是只要情节不深重者,天良未丧尽者,一律可免死罪,入红巾军旗下效力。
对于沈初、纪晓岚这些满清大员,站在整个清王朝最高层次的重臣们来看,这第二波变化甚至比第一波来的都要暗潮汹涌。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詹殿擢、李长庚、魏大斌三人引定海残兵弃械投降红巾军,更像是在给第二波来势,那个文书布告涨声势一样。
几番结合,红巾军就是堪忧之局啊!梁纲摇身一变就从吴三桂,变作了郑成功,红巾军气数更见悠长。
而且他要一直如此下去,不像郑成功那样有两次北伐之败,那么甚至都可能更进一步变成南北对立……而再往下衍变,就不是二人看想的了。
红巾军火器犀利,满清朝廷甚至都为此改变了‘国体’,京营的八旗子弟精锐汇集,全力组建新式火器营。
却是乾隆、嘉庆也晓得北京的八旗子弟烂到了骨子里了,除了少部分人还算可以外,绝大部分人早在康熙年间就上不得战场了。所以此次精锐汇集,大半都是从东北、热河抽调出来的披甲人。
这些人的生活环境远不如北京的八旗子弟舒逸,所以还保持着几分野性,也是现今满清朝廷最可信任的一批人。
但是,朝廷枪炮制造缓慢,想要武装训练出一支纯火器精兵,更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内,抵抗、攻击红巾军的主力就是依旧大炮加冷兵器的绿营兵。
对于满清掌权者内心深处对汉人的不信任,沈初、纪晓岚这样的自认绝对忠诚于满清的汉***臣们都暗自神伤,可是如果这样就能平定下各处叛乱,那么他们也认了。
但是眼下八旗精锐人数甚少,不依靠汉人武装,他们又如何能与红巾军抗衡?要知道枪炮可是红巾军赖以发家的本钱,梁纲手中的火器军队人数岂会少了去?而且不大力支援绿营兵,那么现在清红两军的对抗,绿营兵就始终都要处于劣势。如此一场场的胜利下来,红巾军的气候就会越发的做大……
这就像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满清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稳固,就只能全力武装八旗兵,而舍弃绝大多数的绿营兵。可现在与红巾军对抗的主力就是绿营兵,得不到满清朝廷全力的支援,绿营兵就只能趋于劣势,如此红巾军就会越发的做大,从而对满清朝廷又会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而反之,满清朝廷开始供给枪炮给绿营兵。先不提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出现,单是说出现了,那么红巾军即便是得到了抑制,满清朝廷内的汉人武力也同时得到了大力发展。满弱汉强,同样威胁满清的统治……
“靖康……”半响纪晓岚口中嘣出了两个字来。
北宋靖康之变。那时的北宋朝廷也跟现在的满清差不多,官场腐败不堪,但王朝对内部的控制力却依旧有。甚至还击垮了百年来的西部最主要威胁——西夏。
其内部的方腊起义,与现在的白莲教起义是何等的相似?甚至两派叙一叙,都可以发现方腊的食菜教(摩尼教)跟白莲教的发源都有着很大的关联。然而就是这样的富华王朝,终是轻而易举的倒在了满人老祖先女真人的铁蹄下,为***人的入主中原奠定下了最好的基础。
把北宋时的金人换做现在的红巾军,一种猜想猛的出现在沈、纪二人的心头,难道是‘报应?’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什刹海,和府。
和珅从宫中回到家,气表堂堂的仪容在进入了内室之后瞬间添上了几丝颓废——太上皇的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了。
养心殿,乾隆被气得怒不可遏之后,下了朝就有太医上前诊脉。和珅如此一个聪明的人,怎会不知道乾隆对他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太医院里早就埋下了线。
给太上皇诊脉,无论是什么情况对宫外都该是一言不发永远埋在肚子里的,可是天下人少有不爱财之人,太医也是人,也抗拒不了白花花的银子,所以他前脚退出了养心殿,后脚就把乾隆的情况报给了和珅。
乾隆,真的是老了!
先前退位时,乾隆还一副炯炯有神的样子,传位大典时八十六岁的他不需靠人搀扶,独自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的登上太和殿的宝座。身子骨还颇是硬朗。可是仅仅一年的时间都不到,现在还短一个月呢,就销铄成如今这幅摸样,和珅不能不感到心痛。
只是他虽对乾隆忠心耿耿,但对嘉庆却没有了这份心意,早年他克扣过嘉庆的亲王俸禄不说,嘉庆老师朱珪时任广东巡抚,向朝廷上了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过朱珪的状。后来嘉庆登基,乾隆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兵部尚书,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就又到乾隆那里告状,说嘉庆笼络人心,把太上皇对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惹得乾隆生气,质问军机大臣董诰:“这该怎么办?”董诰只得跪下劝谏乾隆说:“圣主无过言。”乾隆这才作罢。而且他还将自己门下的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
种种因果下,和珅对乾隆死后嘉庆掌权如何不心存戒虑?
虽然嘉庆对和珅笑在脸上,恨在心里,用欲擒故纵的手段来对付他。比如说向乾隆奏报的一些军国大事,经常让和珅去代奏、转奏,以此宣示自己对和珅的信任,以稳住了和珅。
但和珅到底还是有一些警觉的,尤其是今年一年来不知怎的,京中暗地里总有流言在散播。言:和珅富可敌国,且贪得无厌,如今朝廷危难,正好除了去给朝廷充饷。又言:嘉庆恨和珅入骨,乾隆归天之时就是和珅葬命之日,嘉庆是必要宣解心头恨意的。还附带做谣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听之而胆寒,犹如锋芒近喉,如何还敢像历史中一样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坐那二皇帝?
惊醒时刻都在心头,此时的他已经在也必须要考虑后路了。
***:正文五千一。
贰臣传甲卷七十八
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久,王正志,徐一范
徐勇,郝效忠,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刘武元
祖可法,尚可喜,洪承畴,刘芳名,李国英,张勇,祝世昌
鲍承先,王世选,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邓常春,
耿仲明,全节,吴汝玠,宋权,王宏祚,李化熙,任浚
曹溶,卫周允,李鉴,胡茂祯,高弟,孔希贵,张烜
徐起元,贾汉复,张天禄,张天福,马宁,常进功,卢光祖
高进库,霍达,吴六奇,陈世凯,田雄
贰臣传乙,卷七十九
孙得功,马光远,沈志祥,谢升,金之俊,胡世安,田维嘉,
沈维炳,房可壮,刘汉儒,黄图安,高斗光,王永吉,王铎,王无党,
左梦庚,许定国,赵之龙,粱云构,刘良佐,刘应宾,苗胙土,
张凤翔,吴伟业,夏成德,冯铨,李若琳,谢启光,孙之獬,
李鲁生,吴惟华,土国宝,鲁国男,陈之遴,刘正宗,周亮工,
钱谦益,魏管,潘士良,李犹龙,王之纲,任珍,梁清标,
党崇雅,卫周祚,载明说,刘余佑,龚鼎孳,刘昌,孙承泽,
熊文举,薛所蕴,李元鼎,傅景星,叶初春,张若麟,唐通,
董学礼,骆养性,陈之龙,柳寅东,方大猷,陈名夏,高尔俨,
张忻,张子端,白广恩,南一魁,张缙彦,孙可望,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