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书屋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657章 地宫开启

第657章 地宫开启(1 / 1)

欧洲上空,战争阴云密布。

李卫国的全球战略布局,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对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战,已经无法避免,全球统一的进程不可逆转。

意大利王国作为德意志帝国的马前卒,注定将成为中德两大帝国交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中华帝国兵部,一直严格奉行李卫国的全球战略布局策略,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收紧了对德意志帝国的全面包围。

如果换做是李卫国自己,恐怕在十年前他就会利用自己在中华帝国无与伦比的威望,凭借中华帝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直接用钢铁洪流把德意志帝国给推平了。

但问题在于李卫国布局深远,随着月亮门工程日渐完善,一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从地球走向宇宙的地球第一人,是非李卫国莫属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那个资格,甚至如果是从三维世界走向四维世界,那么更只能由李卫国自己独自来完成了,这种事情当然不会允许其他人的。

所以,李卫国就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做好他离开地球走向宇宙,或者离开三维世界进入四维世界的准备。

这十年来,李卫国几乎不过问政府间决策,完全交给内阁和三省六部官员们来自行决定,就像老鸟教育小鸟那样,要勇敢的自己从树枝上摔下来,哪怕受伤也无所谓,直到小鸟自己学会了飞翔,学会自己去生存。

军事上的决策,李卫国也仅仅是将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定下来,保证中华帝国军方在未来军事的发展上不会迷失大方向即可,具体如何走下去,全靠军方人员自己来努力了。

在全球统一问题上,李卫国制定的策略就是对德意志帝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策略,不断砍掉德意志帝国的海外殖民地,打击德意志帝国的盟友,最后在德意志帝国没有研制出核武器之前,一举打败对手。

这个进程已经大大提前了,因为中华帝国的核物理研究所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虽然还没有达到核武器级别,但技术要求相对弱一些的核反应堆却研制成功了。

在太平洋上的一座无人小岛上,中华帝国数万名科学家将第一座试验性核反应堆建造完成。

这座小岛虽然地处太平洋上,却不在地震带,也不在台风区,避免了自然灾害发生对核反应堆的破坏。

由于只是试验型核反应堆,只有科研价值,所以建造成本极高,前后耗资两亿人民币,反应堆的功率也只有2000千瓦。

即便这样,也是全世界单机容量最高的发电机组了,一旦投入民营发电使用,将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过凡是跟核有关,其高价值的经济效果,同样带来更高的危险,那就是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对此,李卫国不止一次的告诫核物理研究所的同志们,研究核设施的第一要务,永远都是安全性,要确保万无一失才可以进行试验。

于是,中华帝国的第一代实验室内核反应堆研究成功了,但高昂的价格也是让人泪崩,唯一可以认可的便是其安全壳技术,在李卫国的指点下,其安全性能甚至直接达到了历史上的二代半核电站安全标准。

实验室核反应堆的研制成功,下一步必然是向工业化的核反应堆技术进行研究了,但同样也反过来帮助武器级核武器加快研制成功的步伐。

于是,中华帝国军方推断,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华帝国军方完全有能力研制出第一个实战型的核武器。

这就给了中华帝国军方极大的信心,称霸世界的步伐也将因此加快,其结果必然是加速对德意志帝国的全面开战步伐。

不过这对李卫国而言,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在他看来,只要中华帝国军方不要犯傻犯糊涂,一直稳扎稳打的推进李卫国设定好的战略计划步骤,最终一定成功的。

正当中华帝国大军集结地中海,准备对意大利开刀时,李卫国也接到了月亮门工程总指挥徐寿的最新报告。

时隔一年半,血月之日再度降临。

由于之前很多次血月之日到来时,李卫国都是兴奋的敢去,败兴而回,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就过去了,结果这一次神秘的地宫之门打开了。

实际上,按照徐寿等人的推断,以及特斯拉的计算,核心的地宫之门几乎不可能开启,因为这当中涉及到北极星更换位置、地球月球引力波的变化,需要几十年,甚至几千年才能开启。

然而一次针对李卫国的意外事件,却帮了李卫国一把,让他终于开启了地宫之门。

那一天,李卫国如往常一样,在徐寿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骊山。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所为,原本大批的奴隶正在挖掘骊山中的神秘飞船,山顶上的一段路突然发生了局部落石。

李卫国是什么人,他对危险的感觉非常敏锐,第一时间就多了开去。

这次落石事件造成徐寿重伤,以及十几个专家和护卫轻伤,李卫国捡了一条性命,不过他匆忙中左手手背还是被尖锐石头划破了。

鲜血从左手手背流出,流到左手食指时,那上面戴着的戒指突然发光,贪婪的吸着鲜血。

李卫国当时吓了一跳,刚想阻止,下一刻他却发现自己似乎跟那颗戒指建立了某种精神感应,那戒指上面的神秘石头,仿佛成为李卫国身体的一部分似得,李卫国甚至感觉到那颗石头变成了自己身上一块有血有肉有神经的部分。

这让李卫国惊讶之余,突然大喜,因为那颗戒指本身只是贵金属打造,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的只是戒指上面镶嵌的神秘石头而已。

那颗神秘石头,便是数年前从琴清墓中找到的女娲之泪,根据壁画记载,那是秦始皇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李卫国一直贴身携带,怕丢了直接找工匠镶嵌在戒指上直接戴在手指上,寸步不离。

李卫国对那颗石头研究了很久,都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如今随着女娲之泪吸了李卫国的鲜血,这才揭开了女娲之泪的神秘面纱。

不过李卫国仅仅只能是感应到女娲之泪而已,想要用精神力集中去尝试联系却做不到。

或许是需要某种特殊方法才能进行沟通,可惜李卫国暂时还无法掌握,或许有一天可以慢慢摸索出来。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李卫国以及随行之人全部惊呆了,当李卫国打算返回行宫慢慢研究女娲之泪,路过宇宙飞船的“排水口”时,那排水口上面突然亮起了灯。

一开始李卫国等人还以为工人们故意亮灯为他照亮前面的道路,但很快周围的工人们尖叫起来。

原来那些灯光根本不是工人们点亮的,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灯光,因为这个年代的灯光还局限于钨丝电灯泡,发出的是黄光,而刚才的灯光分明是白光,比后世的LED白光都要亮得多。

这根本就是神秘飞船自身的灯光。

李卫国等人反应了过来,却不明白为何这灯光突然自己亮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没人发现眼前的黑色通道口还有灯。

担心神秘飞船自己开灯,有可能是反击,发生意外情况。

所以第一时间徐寿等人请李卫国离开,确保李卫国的安全。

偏偏李卫国离开百米后,那灯光自己关闭了。

徐寿等人迅速上前去小心检查,李卫国也好奇,忍不住靠近,结果他刚走几步,那灯光突然又亮了。

李卫国吓了一跳,于是又退回,那灯光再次暗了下去。

李卫国心中一动,如此反复试探,终于确定那灯光开启跟自己有关。

联系到壁画上对女娲之泪的说明,李卫国心中似乎有了判断。

于是,李卫国小心的走上前去,徐寿等人都吓得心跳到嗓子眼了,可惜谁都无法说服李卫国不要靠过去。

李卫国当然很谨慎的接近,直到他站在了“排水口”前,面前的黑色神秘飞船并没有攻击的意思,这让李卫国放心了不少。

下一刻,李卫国突然发现,随着他不断靠近,通道内的灯光也陆续开启。

李卫国大着胆子,缓缓向前走动,他每每向前迈出一步,通道内深处就会有一盏灯亮起。

于是李卫国加快脚步,发现通道内的灯光也接连加速亮起。

李卫国终于明白了,这类似后世的感应灯原理,当人靠近一定距离时,灯光就会自动开启。

只不过通道内的灯光,多年来从未开启过,偏偏今日就为李卫国开启了,其他人上前根本没有反应。

李卫国看了看手指上的女娲之泪,他心中有了判断,恐怕是女娲之泪吸了李卫国的鲜血,相当于给了李卫国一个身份识别功能,眼前的神秘飞船内部有某种检测设备,当检测到李卫国拥有“通行证”时,才会主动开灯。

不过这种事情李卫国不会跟别人说,哪怕徐寿等人惊讶的不要不要的,李卫国也只是淡淡的笑着,这让徐寿以及其他所有看到灯光为李卫国主动开启的人们,突然间集体跪拜,把李卫国当做神仙来敬仰了。

李卫国吩咐明月加强了护卫,整个骊山停止一切工作,所有人不得妄动,违令者杀无赦。

此刻整个骊山的数万士兵、数万科学家、数万奴隶们,都已经把李卫国当做神灵了,所以李卫国不管下达多么苛刻的命令,他们都会乖乖服从,不会有一点不愿意。

当中很多奴隶原本痛恨李卫国,甚至阴谋设计了好几年时间制造落石意外来谋杀李卫国,这些人此刻也都被李卫国那能让灯自动亮的“超能力”给吓傻了。

李卫国深吸一口气,再次迈步前进,沿着“排水管道”往里面走,每走一步,前面都会主动亮灯,直到来到内部管道闸门跟前。

“陛下!”

明月、徐寿等人喊了一声,是担心里面有危险。

不过李卫国再次深吸一口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所谓富贵险中求,不拼一把怎么行!

李卫国缓缓靠近闸门,心中忐忑,不知道这女娲之泪给自己的身份识别秘钥管不管用,能不能打开眼前的闸门。

片刻后,就在李卫国以为闸门没反应,自己失败的时候,突然从闸门上方射下一道光柱,将李卫国笼罩当中。

“陛下小心!”

“都别过来!”

李卫国喝止了想要冲过来的明月等护卫,他静静的站在光束下,他能够感觉出光束在扫描他的身体,因为女娲之泪有了反应,发出紫色的光芒。而李卫国却可以感觉到女娲之泪的变化,仿佛就是自己的血肉一般。

这种感觉很奇妙,可惜李卫国无法跟女娲之泪沟通,他知道一定是自己还没有掌握跟女娲之泪沟通的方法,只能坐等了。

几分钟后,光束消失。

闸门中间亮起了一个蓝色光环,原本刀枪不入渣药也无法炸开的闸门,竟然缓缓的打开了。

“地宫开了!”

“真的开了!”

“是陛下打开了地宫!”

“陛下万岁!”

……

欢呼声在身后响起,可以感觉出所有人在这一刻的激动心情,言语难以表述。

最新小说: 重生明末皇太子朱慈烺 我的公公叫康熙 怪谈恋爱流游戏 大唐:开局娶长乐公主 王安穿越成了太子 重生红楼,庶子的我逆袭成大佬 大唐:开局搞科研被弹劾误国! 抗战:开局十万克隆兵 阮清颜傅景枭 太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