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是评价一个节目好坏的最大标杆,当然,收视率也是分为全国收视率和地方收视率,只是中央台面向的是全国,一般不屑以地方收视率,作为衡量自己成绩的标准。
收视率一般是以它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全国收视率基数更大,更难统计,但往往是评价一个节目受众火爆程度的最好衡量标准。只有一些特型节目,在地方收视率上吹的多高多高,要是放在全国而言,还指不定是什么样。
这么多年,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一直是全国上下受众最广,粉丝群体最为庞大,收视率最好的节目,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一种习惯。
而声临其境,居然在一开始就将成绩咬在了新闻联播的后头,这成绩,不知道跌碎了多少等着看中央台和中央娱乐审计局笑话的新闻媒体的眼镜。
但是声临其境,真正大火,往往还不是在电视节目上。因为现代的年轻人才是电视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体,而他们通常不看电视节目的直播,而是看视频。
所以当第三天的晚上,声临其境的剪辑视频真正做好投放到网络上,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点视率破亿。这才真正引爆了大家对声临其境这档节目讨论的热点。
明星的花絮,不一样的才华,配音间里各式各样的配音手段。还有现场观众看不到的明星的神态通通在节目中剪辑了出来,虽然没有直播那样完美的,纯粹的呈现呈现一场声音的盛宴,但是更有趣味的视频,反而戳中了,人们最喜欢最热衷于接受的爽点。
毫无疑问声临其境火了。而他火了的最直观影响当属明星,乃至于已经和其他卫视签订了高额出场费合同,以及更高额违约金的明星,都自觉的掏钱违约,跑到中央台,求爷爷告奶奶的想加入节目。
刘伟明的电话都差点没被打爆。
不论是同行,羡慕嫉妒的联络电话还是一些与中央台关系密切的老戏骨前来求情的电话,几乎就没有让他的手有放下来的时候,但是刘伟明的心里却无比快意。
“老前辈,这真不是我们不给你面子,而是这档节目的话语权,全部在中央娱乐审计局,您也知道那是我能说话的地方。”
“你想参加节目,可以啊,但是是先有一点,我不保证你能上节目。一切都要看上头的安排,而且,出场费我们只能按照我们节目规定的标准给,没有问题是吧,好,就这么说定了,等我们的电话。”
刘伟明原以为这就足够他处理好久了,但随之而来,像是闻到了血腥气味,如同鲨鱼一般扑上来的大型生产商,广告商。就越发的让他感到头大。
“这个节目给我们冠名吧,我出一个亿。”
“不,给我们冠名,我出两个亿。”
“我们出赞助费8000万,每次主持人出场和剪辑的视频里给我们投放一下就广告好。”
一群又一群的送财童子纷至沓来,但是刘伟明明白,一档优秀的节目是不能冲刺这么铺天盖地的广告,否则一定会迅速的消耗掉观众对这个节目的热情。所以他还是第一时间的打通了陈昂的电话。
“喂,陈处,我老刘啊。现在广告商已经快要把中央台的门槛给踏破了,他们都要求冠名这档节目,现在来的广告商已经不下30多家,每一个出价都在5000万以上,我该怎么办?”
“我们只要合适的,再让他们提高价格。能植入的广告位不多,冠名商一个,赞助商一个,只有广告,留一个给衣服,一个鞋类,再留一个给话筒上手持的一个植入广告牌。就这么五个,多了不要。”
“配音演员是不喝饮料的,所以什么食品商,饮料商都通通不要理会,剩下的让他们加钱就好了,而且如果他们给的价钱不高,没办法接受一年份的合约,那就把一年份的削减成四个季度的片段,到时候让他们掏更多的钱,竞价起拍。”
“好的,陈处,我明白了。”
有了陈昂给的这一条筛选标准和底线,刘伟民挑选广告商,挑选赞助商就很有拿捏的分寸了。
最后按一季度的广告费。刘伟明就收集到了近两亿的闲散资金。这还只是一个季度呀,要是一年四季度都有这样的收成,可想而知,会是怎样一种光景。
难怪陈昂会说,这一份投入,他会几倍在广告商身上赚回来,这简直就是在抢钱。
不过,能引起这现象级影响的,才叫好节目,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