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欲裂,这是于洛有意识后的第一反应。
突然身体被剧烈摇晃,这也加速了他的清醒。
好像有人在小声唤醒自己,声音很好听,挺柔和的。
“喂,于洛。快醒醒,再不醒来洋姐就要走到你面前了。”
这一声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灵,于洛的意识瞬间重合,睁开了双眼。
此时此刻,洋姐也面带笑意的走到了于洛的面前。
在于洛不到三十岁的人生里,很少有人让他见到就如坐针毡的,高三那年学编导时的老师李洋算是一个。
短小精悍。李洋很好的诠释了这个词语。
于洛对于她很钦佩,本科国戏考研去了中戏,个子不高又很要强的她,在研究生的几年,凭借自己的打拼,不仅在北京买了房,还把弟弟送去了国外留学。
洋姐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说起话来寸步不让咄咄逼人,于洛清楚的记得当年艺考前,培训班最后一次模拟考的面试,多少抽到她那组的女生出“考场“时哭的是梨花带雨。
奇怪的是洋姐并没有发脾气,只是让于洛今天晚上的影评多写一倍的字数作为惩罚。
不过下一分钟女同桌的提醒让他明白过来。
“还有一个月就艺考了,你还有闲心瞌睡,于大班长~”
班长?艺考?
于洛确定这辈子只当过两次班长,一次出现在是小学三年级,一次就是艺考培训时所在的四班。
四班是小班制,人少老师照顾的多,也跟老师更亲近一些。
也难怪洋姐没有发脾气,还有一个月就艺考了,学生们压力都很大,这个时候不能有任何刺激影响学生,更何况东山省艺考一般都是在大年初五后~进行,现在已经是总复习阶段,多说无益,有心的学生自然上进,就连往日得过且过的也咬着牙拼上一拼。
身为班长的于洛公然在课上打瞌睡,从李洋的眼里于洛看到了失望。
于洛此刻终于确信自己重生了,回到了08年初,回到了一切的原点,那个决定自己后来人生的艺考。
难道是自己的祈祷起了效果?
人有三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投胎、读书、婚嫁。
高考属于第二种,但东山省的高考又是全国最为残酷的战区之一,所以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艺考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这一年也很巧,去年年初省内刚刚进行了艺考改革。
于洛属于改革后的第二批,对于08年这一届的艺考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别说学生了,就连很多机构的辅导老师心里都没底。
好心提醒自己的女同桌,于洛凭借以前的回忆也对上了号。
林梦云,微卷的披肩长发,淡淡的平眉,高挺细腻的鼻梁,鹅蛋脸显得十分的乖巧,粉嫩的嘴唇笑起来很甜,最重要的是故事写得好,字又好看。因为是同桌,两人关系还不错,后来考去了军艺,再后来没了来往,于洛也就没听说了。
洋姐继续带着大家拉片,这是影评课上很无聊的一件事,经典场景经典片段反复的去看,然后大家讨论其中导演运用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最后老师再来总结和介绍导演的其他作品和具体风格的呈现。
这个时候选择观看的作品绝大多都是些国内知名大导的代表作,尤其以“张国师”为首的学院派更是每部必看。
于洛记得那年自己艺考时,在一个考场曾经碰见有同组里有两个自我介绍都说喜欢“张国师”的,结果考官提问为何喜欢时,又都是培训班的那一套背下来的,可想而知成绩好不了哪去。
这一上午只有于洛魂不守舍,看他不在状态,洋姐也没主动提问他。
其实这个时候于洛的心里已经炸开了锅。
中午放学,于洛有些浑浑噩噩的走出教室,他不知道是怎么走回自己临时租住的小宾馆。
电脑、空调、大床房这几乎是工人出身的父母能做到最好的条件,也是宾馆最好的单人间。
那年,自己拿着独立院校的录取通知书面对父母,心里的那种难受,一直到考研成功的那天才完全释怀。
还要重新经历这一切吗?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不!
我也想成为电影节目光的焦点!
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不能急,还记得当年曾国藩年少轻狂时求的那个字吗?
静!
对,我要冷静下来。
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北平电影学院或者同等级别的艺术院校。
才有可能用别人的钱拍自己的电影。
考上北影的条件首当其冲的就是拿到所考专业的专业合格证。
当然“小圈”最好,不然临近的也可以。
其次就是高考,只有成绩达到了学校要求的录取线,才有录取资格。
文化课的分数则限定了你选择院校的范围。
北影所要求的文化课除了文学系之外,大多数专业要求的分数并不过分。
于洛很清楚当年之所以最后去了独立院校也是因为文化课太差的原因。
影评、故事、散文是压在编导生身上的三座大山,于洛现在也是一样。
拿起纸和笔坐在电脑桌前,于洛终于冷静下来。
具他回忆,他这一届正好是临界点,因为等到09年的时候,导演系由于生源质量和教学水平不尽人意停招了一年。也就是他必须08年考上,否则还要再等一年。
再等一年?鬼晓得还会有什么样的变数!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他打开北影的招生官网,08年的北影招生简章早已出炉。
导演专业的考试分三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类,唯一不同的是本届招收的是剪辑方向。按照以往的惯例,电影导演方向和剪辑方向是隔年招收的,08年自然也不例外。
于洛知道自己优势在哪里。
相比于那些短短的几个月应试培训的高中生,寥寥无几的阅片量和差的不能再差的对新闻时事思考观察的能力,他的影评人优势就出现了。
影评人是他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工作,而他在研究生期间在北平某知名艺术辅导机构兼职做授课老师的经历则是他最大的依仗。
还有什么人比教套路的老师更清楚北影艺考的,恐怕也就只有北影出题的考官了。
北影很小,小到研究生要自理食宿。为了房租和自己的生活,无奈之下每天奔波于学校和机构之间,熬夜写课案的于洛,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脑海里厌倦到极致,几乎成了下意识的艺考知识成了自己最大的法宝。
就好像大学时候消遣时光打英雄联盟,电一白金的自己总是毫不情愿的陪着女友打人机是一样的。
但是这种基础到不能基础的复习方式--真题,早已随着讲课和备课时的不断重复深深印在脑海里。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性的,老天给了他重生的机会,自然会对他有所限制。
他的回忆并不是连贯的,信息面也有些断裂。
不过好在勤能补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着卧室里放着的仅有的几本工具书,他拿起扔进书包,就匆忙下楼。
路上于洛买个饼子随便对付了午餐,进了辅导班,发现中午的教室并没有关门,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翻出所有的书排在自己的面前。
《文艺常识小百科》、《戏剧文学专业考试指南》、《世界文学名著速读手册》还有学校自己独家的广告节目策划、影视评论分析等复习资料。
万事开头难,看着摆在面前的这么多书。
于洛有感到久违的熟悉,当年考研也是这么过来的,那是更头疼的书,更抽象的理论,外加英语一和政治毛中特的围追堵截。
整个中午,于洛都在拼命的整理文学常识部分的内容,尤其是以电影史和文学史为重。
勾画重点,整理概要,轻车熟路。
当然他还没有傻到明目张胆的把北影的真题整理出来,特殊的地方他都是用特殊的符号代替。
当然有些北影初试会考到的变~态六十题中一些他答案记得不太清楚的,则特意放在最后回房间用电脑查询,那大都是日常的一些新闻热点,他在研究生当辅导老师的时候经常会带着学生在早读时讨论那些新闻热点,一方面锻炼他们面试时论述的能力,一方面就是为六十题里生活常识做积累。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午,同学们陆续回到教师自己位置就坐,上课的是一个姓徐的老师,也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天师编导本科毕业,带的是故事写作课。于洛一直在那忙乎自己的东西,对于徐老师所讲的那些编讲故事的套路他连听都不听,当年他对此耿耿于怀,他知道辅导班这届考北影的,大部分都是故事写作折了腰,而背锅的人自然应该是这位徐老师。
如果当年自己的故事很好的话或许就不会有本科时那么屈辱的经历了。
一个人在专注的时候,时光会过的飞快。
一转眼就到了下午放学,于洛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整个下午从头到尾他的笔一直在动,手已经酸到不行了,身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显得十分僵硬很难受。
晚上是日常的放电影时间,看完电影就会放学,然后大家回去自己写影评,第二天早上交上,之后的课上会评比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天放映的是一部外国影片,也是走比较经典的好莱坞叙事路线的。
《楚门的世界》。
连续好几天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放映大家都有些乏味了,用国外的片子清清脑,换个胃口还是很有利于大家情绪的。
关灯,放映。
于洛也没办法整理自己的东西了,只好由着大家一起看。
黑暗里大家都抬着头,手里刷刷的记着东西,没有人低头看过自己所写的到底是什么,只是凭着感觉。
盲写观影笔记是编导生必须要学会的一项技能之一,眨眼之间抬头低头的时候,说不定你就错过了最为核心的信息透露,那么你的影评写起来就会十分的糟糕,抓~住影片中某个片断的几个闪光点做文章,以小见大,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于洛的眼到,心却没在电影上。
他在考虑如何能增加自己考中电影学院的砝码。
他还记得自己去独立院校考导演专业的面试时的糟糕。
编讲故事时考官只给了自己三十秒的时间,谈论喜爱的导演和风格时居然同组有人跟自己“撞了车”说的都是蒂姆波顿,朗诵自己又不会,表演小品也相当业余,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拿了那个院校的导演专业东山省专业成绩第一。
有些人听到于洛面试时这么糟糕的第一反应是这考官不会这么水吧。
但并不是。
考官是那个学校的导演专业主任,也是老北影毕业的,而且是第四代领袖级人物谢非的同班同学。
至于他为什么没活跃在影坛里,就跟政治有关系了,话题太敏感了于洛也不敢说。
考官垂青自己的原因就来源于面试的一项其他环节---才艺展示。
唱歌?跳舞?弹乐器?
都不是,他只会写东西。
所以当年他的才艺展示是一封档案袋。
里面放着一本厚厚的用A4纸打印出来的民国军事题材的九十分钟的电影文学剧本。
当然作者是他。
这个剧本现在就放在他的家里,用档案袋装着。
这次他想用更直接更粗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能力。
拍电影?
没有比这个方式能粗暴更直接的了。
长片,九十分钟?你想都不要想。
拿一万块美金你想拍长片电影?
你当是后世网络上娱乐小说的小白吗?
且不说服、化、道,前期筹备到中期设备的租用,运输的开支,剧组的盒饭,演员的薪酬,再加上后期的剪辑和调色、声音的录制和混缩等等,哪样不花钱。
好莱坞商业流程下的九十分钟时长电影的拍摄阶段时间最少都是三个月,一天能拍完一分钟的戏就很不错了。
就目前而言,对于洛来说肯定是拍短片啊!
北影导演系本科生毕业也才拍个二十多分钟的联合作业。
但问题是距离艺考还有一个月,拍什么样的短片好呢?
眼下来说他最急切的是需要一个帮手。
于洛在审慎着四班里的每一个同学,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一个个筛选,最终他的眼睛停在了自己的身边。
她长得跟前世偶尔看到的韩剧《特殊失踪专案组M》里的女主角赵宝儿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