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书屋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兴汉 > 第270章 粮食换人口计划

第270章 粮食换人口计划(1 / 1)

杨嗣昌听完了鲁若麟对苏禄的详细介绍,发现虽然上面的金银铜矿非常诱人,但是以朝廷目前的情况根本无力获得,属于典型的可望而不可即。

“要是早知道此地有如此多的金银,当初三宝太监将其占据该有多好。”杨嗣昌的意思非常明显,当初三宝太监时朝廷想要拿下苏禄非常简单,现在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阁老,难道金州军和郑总兵不是朝廷麾下的兵马吗?”鲁若麟似笑非笑的问着杨嗣昌,让杨嗣昌有点尴尬。

在潜意识里,杨嗣昌还不习惯将鲁若麟和郑芝龙手下的兵马当朝廷兵马来看待,因为这两位都是在外面成长壮大起来之后归顺朝廷的,并不是朝廷自己培养的,在信任度上面天然就比较低。

这次鲁若麟能够奉命进京,已经大大超出了朝廷的预期,也大大增强了朝廷对鲁若麟的信任,要知道郑芝龙到现在还没有来过京城呢。

好在杨嗣昌这么多年的官场也不是白修炼的,尴尬的表情转瞬即逝,问道:“兴汉和郑一官有意苏禄?”

无利不起早,鲁若麟和郑芝龙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帮朝廷分忧解难,里面肯定有巨大的好处。而且即便拿下了苏禄,朝廷在那里也没有话语权,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掌握制海权的鲁若麟和郑芝龙,所以杨嗣昌的态度并不是那么积极。

不过如果鲁若麟和郑芝龙有意将目光投向南洋,杨嗣昌也愿意乐见其成,那样对朝廷的威胁就会小很多。只是现在的抗奴大业又离不开鲁若麟的支持,所以杨嗣昌内心里还有点纠结的。

“郑芝龙是否有兴趣下官还不清楚,但是下官对苏禄还是很有兴趣的。阁老也知道,金州军以工商为主,粮食供应一直是个大问题,寻找一个能够稳定提供粮食的渠道一直是金州军的头等大事。”

“以前还可以从朝鲜和江南输入粮食,但是这两个地方富余的粮食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量的提供。而且我大明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足,很多百姓都没有粮食吃,金州军买的越多,没有粮食吃的穷苦百姓也会越多,长此以往是会出大问题的。”

“本来大员岛面积足够大,也很适合粮食种植,但那里是郑芝龙的地盘,实在不好插手,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苏禄合适一点。”

“远是远了一点,但是面积更大,而且矿藏更多,可以产出更多的金银和粮食。从长远看,把苏禄拿下来还是很划算的。”

鲁若麟毫不掩饰对苏禄的野心,说到苏禄两眼都冒光。

“老夫也觉得如果苏禄真像你说的那样好,确实值得拿下来。不过鞑子怎么办?现在鞑子才是最大的威胁。”杨嗣昌怕鲁若麟顾此失彼,最后影响了对满清的战事。

“阁老放心,下官知道分寸,并不是现在就要开始南下,只有击败了鞑子才会考虑苏禄的事情。而且西洋人在苏禄的势力也不小,没有充足的准备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一旦与鞑子的战事趋于稳定,海上作战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放着这些战舰不用太浪费了,那时就可以考虑南下了。”

“要想解决朝廷的根本问题,对外扩张寻找新的土地势在必行,朝廷也应该早做打算才行。否则要么将那些流民杀光,要么流民将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们杀光,重新分配土地,不会有其他的结局。”

见鲁若麟不是要盲目的扩张,杨嗣昌顿时放心不少。对于鲁若麟的警告,杨嗣昌深知其实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一旦国家陷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改朝换代了。即使不是,朝廷也不过是苟延残喘,慢慢走向灭亡而已。

“你的建议老夫会慎重考虑的。”杨嗣昌不会轻易的下结论,他需要通盘考虑得失。

“下官还是那句话,与其让那些失地的农民饿死或者加入流寇造反,不如将他们送出去。是送到辽南也好,送到大员也罢,或者以后送到苏禄等地,都可以让他们活下来,并且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需要付出的并不多,无非是给他们一条活路就可以了。”

鲁若麟为了让杨嗣昌同意大规模的向外输送人口,连郑芝龙的大员都拉进来了,表示并不是他要一家独吞。

“大员也缺人吗?”杨嗣昌好奇的问道。

“当然缺,郑芝龙从福建招收了几万灾民到大员求生,几年时间开垦良田几十万亩,不但养活了自己,每年还会贩卖给金州军不少。而且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不过是大员的百一,要是全都开垦出来,只怕还可以向大明输送更多的粮食。而苏禄比大员还要大得多,要是苏禄完全开发出来,仅苏禄一地,供养半个大明都绰绰有余。”鲁若麟为了达到目的,在那里拼命的忽悠,将前景描绘得无限美好。

杨嗣昌当然不会全信,但是只要有一半是真的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杨嗣昌第一次感到原来朝廷治下的那些百姓这么吃香,即使是那些快要饿死的流民也有人抢着要。他现在也明白过来了,鲁若麟又是献地图,又是讲苏禄的好处,目的还是想要朝廷管辖下的那些流民。

鲁若麟说了这么多,杨嗣昌也有点动心了,向外移民确实有很多好处。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将造反扼杀在摇篮里,让那些流寇失去滋长的土壤。这样就能减少很多的军费开支,并对叛乱地区进行重新整治,恢复原来的秩序。

不过向外移民虽然好处多多,但是朝廷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一切都要听金州军或者郑芝龙的摆布,这点让杨嗣昌非常难以接受。

似乎看出了杨嗣昌心中的犹豫与纠结,鲁若麟说道:“如果朝廷同意并支持我和郑芝龙夺取苏禄,我们可以将所得苏禄土地的两成交由朝廷直接管辖。那些金银铜矿我们也可以一起开发,收益同样分给朝廷两成。”

这个好像不错,让杨嗣昌来了兴趣,追问道:“你能替郑芝龙做主?”

“朝廷和金州军一致决定的事情,郑芝龙敢拒绝吗?”鲁若麟自信的说道:“何况这件事情对郑芝龙也有好处,他为什么要拒绝?”

“那些流民想要去南洋就要坐海船,但是他们离海边路途遥远,缺衣少食的如何能够走得到?”想要朝廷负担那些流民的迁移费用那是不要想了,朝廷没哪个钱,杨嗣昌想出也拿不出来。

碰上这么一个穷得掉渣的合作伙伴鲁若麟也非常无奈,但是谁让人家手里捏着最重要的殖民开拓资源——人口呢。没有足够的人口做支撑,打下再多的地盘又有什么用?依靠那些土着来创造财富吗?说实话鲁若麟真看不上他们。

又懒又蠢的,跟汉人的做事效率比实在太低了,最多能够拉去开荒、挖矿,再复杂的事情就不能交给他们了。

“由我来出。只要运到指定的港口,一个人换5两银子,或者300斤粮食。老弱妇孺都算,只要不是快死的就行。”鲁若麟直接将条件开了出来,让杨嗣昌眼睛一亮。

“当真?”杨嗣昌追问道。

“当真。绝无虚言。”鲁若麟点点头。

“你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粮食?”杨嗣昌的关注点始终在粮食上面,银子都要退居其次。

实际上北方最缺的不是银子,而是粮食。很多时候甚至拿钱都买不到粮食。而粮食随时可以轻松换成银子,比银子要保值多了。

特别是经过了鞑子的洗劫,北方缺粮的情况更加严重,刚刚走出战争阴影的大明京师周边暗流涌动,没有饭吃的老百姓随时都有可能暴动,而朝廷根本无力赈济。

如果能够用那些快要饿死的流民换来大量的粮食,杨嗣昌肯定不会拒绝。这个时候什么也没有稳定局面重要。

“阁老,下官还要向您说清楚,这些粮食不是米面,都是红薯、玉米什么的,这个没有问题吧?”鲁若麟就是神仙也不可能变出那么多的大米和小麦,红薯和玉米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红薯和玉米老夫也吃过,顶饿,是好东西,完全没有问题。”杨嗣昌也知道金州军有大规模的种植红薯和玉米,而且产量很高,只是在大明的推广并不如人意。没有安全的环境耕种,再好的种子也没有用。

“除了金州军自己种的粮食外,下官还可以从朝鲜和大员那里调集一些过来。朝鲜和大员这两年种植红薯和玉米,产出颇多,有不少剩余,只是因为路途遥远,长途贩卖不太划算,所以一直不曾往北方销售。既然现在是用来救人,那么即使是亏本也要往这边运了。”鲁若麟说得大义凛然,让杨嗣昌都有些感动了。

这年头长途贩运粮食成本太高,一般人是不会干的。朝廷都是强制性从江南运送漕粮才能保障北方的供应,即便这样,各种损耗相加,花费的成本比粮食本身的价值都要高得多。

不过鲁若麟有海运优势,成本会降低很多,何况这些粮食是用来换人的,在鲁若麟的眼里,肯定是亏不了的。

杨嗣昌脑子迅速的计算起来。

大明流民最多的地方在陕西和河南,以及现在的京师周边。按照最远的陕西来算,流民走到天津的话起码要一两个月,按照一个人每天消耗两斤粮食算成本也绝对超不过200斤,何况还用不到两斤,而且那些老人和小孩用得更少。

只要这些人到了天津,朝廷就可以从中至少赚一百多斤的粮食,要是送走个几万人,京师今年的粮食都不用愁了。

而且京师和河南的流民离得更近,消耗更少,赚得更多,这一算下来,好像很有搞头啊。

流民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悬挂在各地官府脑袋上。一旦聚集到一定的程度,这些流民就很有可能会在有心人的煽动下造反。首先受到伤害的肯定是那些达官贵人们,谁让他们有钱有粮呢,所以各地都在想办法驱逐流民。

但是只要没有解决那些流民的生计问题,这个威胁就会始终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大。现在将他们送走,还可以换回粮食,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情。

“好。如果你能将粮食送到天津来,老夫就安排人给你送流民过去。还有,流民给你了,日后拿下苏禄,其中四成的土地必须交给朝廷,金银铜矿的收益朝廷要占四成。”杨嗣昌不会放过任何为朝廷攫取利益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有这个店了。

“不可能。我们耗费那么多的钱粮,后续还要费心经营,能够分给朝廷两成已经足以展现我们的诚意了,再多我们就无利可图了。”鲁若麟摇头拒绝道。

“你们攻打苏禄总要一个理由吧?朝廷可以下诏书命你和郑芝龙驱逐西洋人,恢复苏禄藩国,给你们一个大义名分。”杨嗣昌也知道不拿出点东西,争起利益来也底气不足,所以用朝廷的授权作为交换筹码。

鲁若麟听到这里沉默了。

朝廷的授权有没有用?其实是很有用的。至少可以争取到当地土着的配合,在道义上站在制高点,不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恐惧。

而且现在海外贸易还离不开西班牙人的支持,什么时候鲁若麟的船队可以自己抵达美洲,那才是踢掉西班牙人的时候。所以,在鲁若麟的规划中,并不是要彻底消灭西班牙人,至少现在还不是。那么在法理上站稳脚跟就非常重要了,保护自己的属国在哪里都说得通。

至于帮谁复国,那个不重要,随便找个土着当傀儡就可以了,要的只是那个名分,最后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

“三成,最多三成,再多就不可能了。”鲁若麟沉思良久,肉痛的说道。

“好!就这么定了。”杨嗣昌此时非常高兴,笑呵呵的说道:“大明在南洋素有威望,能够拿到朝廷的授权你们并不亏。”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大明前期在南洋的名声非常好,确实可以为鲁若麟开拓南洋带来不少的便利,起码比那些西洋人要容易被接受一些。

“阁老,下官运来天津的粮食终归有限,只能尽量多运,不够的话只能用银子支付费用,还请阁老谅解。”鲁若麟怕朝廷送来的人太多,自己的粮食不够支付,提前打个预防针。

“粮食最低要有一千万斤,否则老夫只能停止送人。”一千万斤是杨嗣昌的底线,再少就不够朝廷使用了。

一千万斤也就是五千吨,咬咬牙多跑几趟还是可以的。

“行,下官一定尽力。”鲁若麟点点头。

最新小说: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