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1)

看到《中国诗词大会》,看到里面的赛制、选题、主持人与选手的交流,李天明仿佛看到了一个他所希望的时代……正在来临。

此时李子枫告诉了李天明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因为他们在国内投放广告以及招纳老师,所以国内一下子蹦出了不少在线中文教育公司和工作室,做的APP也是高度相仿。

“我假冒学生去听了几家公司的试听课,那些老师真的是什么歪瓜劣在都敢招,有些还是大学生!”李子枫抱怨一句。

“大学生我看没毛病。”李天明说,他想起了席思雯受自己影响,离开桂市后大学读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只要她普通话标准,符合中文老师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知识储备,兼职教书未尝不可。

席思雯在视频里认真答题的那两秒镜头,李天明感觉到他过去的所有努力,一滴不落,全汇聚在这个年轻女孩身上。

她提醒李天明,故事。

李天明长叹,故事……哎……自己怎么会忘记故事在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呢?

流失的那些学生,当然有约课难的原因,但会不会也有别的原因?

比如他们觉得老师讲课本身不是那么有趣,以至于他们认为学习中文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感觉中国的文化似乎也并不具有多大魅力。

“我们是象形文字,很多偏旁部首组合起来都可以画成图画,还有数不胜数的词语,其意思的背后也承载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李天明会上对所有老师说。

李天明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推敲”。

“推敲”这个词说的是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强调斟酌字句和反复琢磨。

但为什么反复琢磨这个心理过程要用“推敲”表达呢?无论“推”还是“敲”都是动词,还是表达手的动词,与大脑的思考,研究,斟酌毫无关系。

原来这个词与古代一个诗人贾岛的故事有观。

贾岛写过一首很着名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他当时正在去往好友家的路上,骑着驴想着这句诗该怎么写,究竟是用“敲”更好,还是“推”更好,由于思考得太过深入,忘了看路,他的驴竟然撞到了韩愈的仪仗队,然后很冤枉地被扣押起来。

韩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建议贾岛用“敲”字好,因为敲门的声音比推门的声音更响亮更清脆,更能突显深夜的寂静;另外,推门说明门没锁,敲门说明门锁了,更符合常理。

贾岛觉得韩愈说的很有道理,二人还因此成为朋友,再后来,“推敲”便引申为做事时思考琢磨反复不定。

第二个是“皇帝、陛下”。

“皇帝”一词其实源于中国第一位统一中原的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五帝,德过三皇,三皇五帝的政绩跟他比都得靠边站,因此他号称皇帝,自称为朕。

而中国古代大臣之所以称皇帝为“陛下”,是因为“陛”为宫殿台阶的意思,“陛下”就是台阶之下,皇帝的周边的台阶之下往往都有拿着兵器的守卫在保护皇帝,群臣以“陛下”称,意为永远出于君王之下,不敢斥责天子,尊卑有序。

孙佳听完后笑了,“天明,你是不是又想故技重施?你还记得当初你的寓言故事么?在英语课上搞翻译那回事。”

“对!寓言!”李天明一拍桌子,“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在课程体系里加入寓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以及成语等等,其实中文教学就跟我们学英语一样,不应该是一板一眼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甚至还要求他们背,默写……那些欧洲学生为什么找我们中国人上课?其实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母语环境。我们中国的孩子是怎么学中文的?比如以前农村那些孩子,他们甚至一个字不会写,但他们说的很流利,他们就是通过母语环境学习的。”

“那我们除了跟学生们说话,还怎么营造母语环境?”有老师问。

“很多。”李天明回答,“比如我们的教材里可以不只是文字,可以多是图画,电影电视片段,新闻片段,甚至动漫,中国拍的动画片,通过这些形象素材,教学生们一个一个词的认识,同时最好每一次课都跟他们讲一些与新词有关的故事,关键是让他们觉得中文是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生涩难懂的甲骨文,而是能让他们哭,让他们笑,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故事。”

李天明的这个观点,很快引发老师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全票通过。

但新课程的开发和上线需要时间,李子枫决定由他和李天明牵头,专门招一个团队做,但这个教材研发团队需要怎样的人才,以及这些人去哪里找,愿不愿意来,又成了一个难题。

最新小说: 末日:我是解药 大唐之超品小地主 医妃权倾天下林初九 乱世何时了天真的妻子 五岳战神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女修功法男用指南 快穿之宿主A爆全场 帝造天下 四合院:从十五岁的我成神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