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书屋 > 武侠修真 > 穿越五胡之羯族人的战争 > 83、邾城城外的战斗(二)

83、邾城城外的战斗(二)(1 / 1)

张貉也和夔安一样,通过大和尚佛图澄和羯族少女将军黛利拉事先得知了邾城的布防情况,知道邾城此地东临乌林,西距扬子江约2里地。此时,扬子江从邾城西边奔流东下。

该城结构特点为内夯黄土,外砌青白石。夯筑是历史上北方的优长,石砌为南方早年城防建设的绝技。邾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近十里,面积相当于现在的1.26平方公里。城墙为夯土,城墙南北长约三里,东西宽约一里,南、北、东三面都围有城墙,西边则依托龙王山余脉而筑。城垣宽将近六丈,夯筑,夯层厚一尺;城垣四角外有面积约半亩、高约四丈的夯筑圆形台基,各建“望楼”(即峰火台)1座,尤以西南角高耸的土墩“望夫墩”最为显眼,城垣四角外的这种“望楼”,比城垣还高,既可俯瞰城内,也可瞭望城外示警。城垣三方各有城门2座,这四角外的6座城门与护城濠、瓮城连为一体。邾城东、西、南、北四面皆为土筑城垣,高出地面约四丈,顶部最宽处达八丈,可并行六匹马的战车;西垣高耸,两个城门均濒临扬子江江古道,另外西垣还设有城内向扬子江排水的水门。临江设有水运码头。东、南城垣外都已经挖掘好了城濠。东晋还在城墙上设有雉朵,配置有火力很强的弓箭眼,并安放滚木以供御敌。邾城之内还有木构和陶圈古井,水源充足。

此时城外已经设置了很多阻止敌军行动的障碍器材,有铁蒺藜、铁菱角、拒马木枪、陷马坑、鹿角木、鹿角枪、搊〔chou,音同‘抽’〕蹄、地涩等等。这些设施在古代战争中的威力不亚于现代二战时纳粹德国名将隆美尔在北非阿拉曼沙漠埋下的地雷阵!

张貉带兵攻城非常勇猛,但也很谨慎。为了在高大坚固的城郭面前展开进攻,张貉见城墙上的晋军自恃工事坚固,暂时还守卫松懈,就当机立断,立刻命令麾下这两万弓骑兵用远距离射击的方式,向防备松懈的邾城守军发起了夜袭。

守城的毛宝、樊峻见箭雨如林,哪里还敢继续懈怠。他俩都身披铠甲登城迎敌,城中的其他士兵也被传令兵从睡梦中叫醒,迅速地披上衣服,拿起兵器向城内各处要塞和防守部位涌来。邾城之中有些慌乱的局面,在毛宝声嘶力竭的喊着“将士们,不要乱,不要乱”之后,守城队伍逐渐变得齐整有序。在各营、各队军官们也慢慢找到了各自麾下的士兵,士兵手中所持的并不擅长的兵器,也逐渐变得趁手起来。

毛宝开始命令守军中的弓弩手和抛石车开始还击,可是攻城的是一群羯赵训练有素的弓骑兵,他们机动灵活,没等荆矢和石块飞来,已经撤到远处了一大部分,守军的远程还击造成的只是很小的伤害。紧接着,羯赵的弓骑兵在挪动的新位置上继续还击,毛宝这为数不多的守城弓弩兵被城下敌军的弓骑兵压制,很难从容攻击。来不及挪动位置的抛石车也被击毁了好几台。

为了攻城更有把握,张貉让参与第一轮进攻的弓骑兵撤回到夔安大营,又让夔安派冉闵和李农的汉族乞活军过来轮换。按照战前的约定,冉闵和李农事先制备了各种攻城器械。其主要的攻城器械有:飞桥、云梯、木幔、巢车、飞楼、井阑、轒讟车、临冲吕公车、冲车、正箱车、投石车(霹雳车)、弩车等。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一一介绍:

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城外护城河的一种器材,又叫“壕桥”。这种飞桥制做简单,用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为搬运方便,下面安上两个木轮。《六韬》中记载:“渡沟堑飞桥一门,广一丈五尺,长二尺以上。”如果壕沟较宽,还可将两个飞桥用转轴连接起来,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折放在后面的桥床上,使用时将前节放下,搭在河沟对岸,就是一座简易壕桥。

这种折叠桥(飞桥强化版),可以说后世的架桥坦克就源于此。

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相传云梯是春秋时的巧匠鲁班发明的,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春秋时期鲁国能工巧匠公输般(鲁班)对其加以改进,当时楚惠王为了达到称雄目的,命令公输般制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架云梯。中国古代的云梯,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它不是简单的梯子,而是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的,如公输般设计的这种战国时的云梯,由车轮、梯身、钩三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但有的则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对于这种云梯,《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曰“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说明云梯另外一个用途可以登高望远侦探敌情。

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种类很多,云梯算是巨大笨重、结构较为复杂的一种。三国时,云梯是常用的一种折叠式的车子,它能帮助己方士兵便于攀登,跨越敌方城墙。当时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率兵攻打曹操的皖城,攻城的时候,原打算派兵士运土筑土山,竖云梯,架飞桥,接近敌城墙,但大将吕蒙认为此法费时费力,不如乘军队士气正锐,用弓弩石砲强攻,可速战速胜。果然,最后以强攻取胜。

攻城在古代有多种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为决胜前提,架梯必须果敢、迅速、乘虚入城。所以常用的有各种轻便简单的飞梯。汉代时,汉军攻打郅支城,该城外设一道木城墙,内设土城墙,防守相当严密。攻城兵士先用弓弩仰射,击退城上守兵,用火烧毁木城,持弩弓,操长戟冲入木城,然后迅速接近土城,四面架梯,缘梯登城,很快捣破了内城。这种攻城方式便是强攻,尽量缩短双方对峙时间,一鼓作气,迅速攻破城防,所以必须使用轻便飞梯,飞梯结构简单,重量轻,多是木制竹制。

木幔,是为爬上搭天车和云梯的士兵抵挡敌方守军攻击射来的火箭而设计出来的一款装备,在古时也泛指装有木板的攻城车。

巢车,是一种专供观察敌情用的侦察瞭望式攻城器械车。车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车上用坚木竖起两根长柱,柱子顶端设一辘轳轴(滑车),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敌人矢石破坏。屋内可容纳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观察城内敌兵情况。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时,楚共王曾在太宰伯州犁的陪同下,亲自登上巢车察看敌情。公元23年王莽军围攻昆阳时,造高10余丈的大型巢车,用来观察城内守军动态,称为云车。《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云车十馀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李贤注:“云车即楼车,称云,言其高也。”这里提到的楼车之名,首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其时,楚军曾强迫俘获的晋使解扬登上楼车,向被围的宋人劝降。据西晋杜预注称,楼车是“车上望橹”,巢车是“车上为橹”,“橹”就是“楼”。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直到晋朝时期,巢车和楼车实际上是同一类侦察瞭望器械的不同名称而已。

飞楼,是攻城用的一种楼车。《六韬·军略》:“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南史·宋纪上·武帝》:“张纲修攻具成,设飞楼县梯,木幔板屋,冠以牛皮,弓矢无所用之。”东晋刘裕灭南燕之战时就使用过。

井阑,是一种高于十米以上的攻城武器,用来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并保护正在爬越城墙的己方士兵。《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裴松之注引《魏略》:“亮(诸葛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根据推测,这种武器是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的,但后来楚王用井阑去进攻宋国。墨子用火来防御井阑的进攻,井阑行动力很慢,往往很容易被破坏.井阑是移动箭楼,可攻击城墙上敌军的攻城兵器。架上它,任何兵种都可远射。一般搭至3层半高,底下安上滑轮,居高临下移动扫射。特点:范围广,对动态打击力强;弱点:移动慢,没近身作战能力。

轒讟车,也是一种古代攻城战的重要的工具,又称轒辒〔fenwen,音同‘坟温’〕车、洞屋车,用以掩蔽攻城人员掘城墙、挖地道时免遭敌人矢石、纵火、木檑伤害。轒讟车是一种攻城作业车,车下有四轮,车上设一屋顶形木架,蒙有生牛皮,外涂泥浆,人员在其掩蔽下作业,也可用它运土填沟等。

攻城作业车种类很多,还有一种平顶木牛车,但车顶是平的,石块落下容易破坏车棚,因此南北朝时,北魏的鲜卑化羯人侯景将这种洞屋车改为等边三角形车顶,这种改进型攻城战车取名“尖头木驴车”。它是用长1~1.5丈、圆径1.5尺的圆木为脊,用斜柱支撑,下宽上尖,高七八尺,蒙以生牛皮,下安六轮,车厢内没有底,作业人员可在车内着地推车。车内可容6~10人。这种车上面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敌人石矢的破坏,下面可以挖掘破城。侯景曾用洞屋车和尖头木驴车攻克了南梁的都城建康。

临冲吕公车,是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车。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这种庞然大物似的兵车在战斗中并不常见,它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难发挥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现,往往对守城兵士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乱其阵脚。

这种巨型攻城战车,在先秦时就使用过,那时车体小些。周代军队用的大型战车,每车24人推,用8个车轮,车上竖旗立鼓,载武士数名,装备矛、戟、强弩。车外用坚厚的皮革遮蔽,可用来攻城。

冲车,又称冲撞车,是由木撞兵发展而来,同木撞兵一样,属于攻城锤类,其主要作用都是撞击坚固工事,是一类攻城器。冲撞车有一个巨大的木桩,桩上会有一个铁头,在遮盖物的内部前后摆动,往城墙或城门撞上去。在撞上城墙之后,木桩会摆动回来并再往城墙继续冲撞。这种撞击力可以破开由厚木板制造的城门或石墙,打开一个可作攻击的缺口。冲撞车的上方会覆盖着湿润的兽皮以防止火焰烧毁。事实上,操作冲撞的器具是非常危险的任务,因为防卫者可以从上方掷下大石、烧开的水、或燃烧的油脂到冲撞车上,以试图予以破坏或杀死操作中的士兵。即使城门或吊桥被撞毁,后面可能还会有几道闸门和门房需要冲锋陷阵。据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攻击曹魏陈仓时使用过这种冲车,在陈仓,诸葛亮的冲车被守将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后来历朝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也将冲车列为重要的战车武器。

正箱车,其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

投石车(霹雳车),前文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弩车(Ballista),前文虞潭已经介绍过,这里再详细说明一下,《墨子·备高临》讲到,守城可用“连弩之车”。它有“两轴三轮”,可能以车为架,以辘轳引弦弩车;箭矢长“十尺”,矢端连系绳索,如同戈射,可用辘轳卷收。《六韬·军用》又记有“绞车连弩”,应是同性质的武器。而这上面的弩,中国至少在战国时代就使用弩了,著名的庞涓率领的大军就是中了孙膑弩阵的埋伏全军覆没。出土的战国弩在结构上是十分先进的,上面设有望山照门(缺口准心)、郭(握把护圈)、悬刀(扳机)、匣(击发机框)、牙(弓弦挂钩)等,和现代的弓弩基本结构十分相似。这种弩的确好,不过工艺复杂,需要大量金属构件(青铜),很耗工时,到后来反倒被简单弩所取代。

此外,冉闵还给攻城军士兵配备了专门的武器:欢耳刀(1.25公尺)、镬锥(1.41公尺)和烈钻(1.41公尺)。

最新小说: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慕容复东方晴 我家小师妹天下第一 遗珠放飞自我的带娃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列表 契约成婚,总裁宠妻30天言晚 大道破天 我的情敌信息素过敏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女总裁的绝世兵王 从龙女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