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棋茹方才那话说的娇娇柔柔,却因那恰到好处的一句一顿而吸引了屋中所有人的注意力。
顾氏瞧了瞧老太太的面色,情知此事不好,未免引火烧身,因而没在此时开口。
不仅是老太太和林二爷的脸色沉了下去,就连沈氏也都转了面色。
屋子里的气氛瞬间僵冷起来,站在林书茹后头的碧婷显得很是紧张也很是着急。
今日下午发生的事情,也只有她、林书茹和冯世宁最为清楚。如今薛姨娘同林棋茹将冯世宁来探林书茹之事点了出来,却又似并不知道个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虽仅仅拿着这个由头来说,却依然令得林书茹的处境好不尴尬。
林书茹仍是双手交握端端坐着,面对房间里的凝结气氛只坦坦然一笑,道:“起先听冯家弟弟说一直想有个姐姐的,因是觉得我好玩,所以想认了我做姐姐的。”一席话将林棋茹先前所说的那略有些暧昧的陈述挑了开,然后又道,“可惜我睡的沉,并不知晓他过来。”
林书茹说着,回了头问碧婷:“下午我睡了那会儿,冯家弟弟可有来过?”
碧婷收了方才的慌乱,敛目道:“回姑娘,没见着呢。”
林书茹一双杏眼因笑起而微微弯上挑成一线弧度,将她这派笑颜衬得更为天真烂漫,她却随即又做出一副失望模样道:“家里头除了画茹妹妹也就数我是最小的了,可惜我睡得熟,冯家弟弟又没来,唉,怎地我又失了次平白得个弟弟喊声姐姐的机会。”
林书茹这番打趣自己的话才一说出口,林四小姐首先就没忍住,噗一声笑了出来。
因这一声笑,屋里头的气氛顿时宽松了许多。
大奶奶顾氏适时道:“我们书茹丫头这是在不开心自己不仅年纪最小,更且还有这么多的长辈叔伯兄姐得敬着呢。”
林书茹知她是特意来帮自己圆话,遂也做出一派天真模样偏头对顾氏说:“没呢,没呢,书茹不敢。”转而,林书茹低了声音,摩挲着交握的双手有些犹豫o又有些迟疑,最后却还是忍不住说道:“书茹是想呀,家里再多些个弟弟妹妹叫我姐姐才好呐。”
老太太乐不可支,指着林书茹直笑个不停。林棋茹同薛姨娘编排的陷阱,也就这样被这林书茹说将出来的笑话而轻轻一揭过去。
林书茹不由舒了口气。
要说起来,还真应该感谢那些个在她卧病在床时,在门外嚼舌头的丫头婆子们。
若是没她们,林书茹哪曾知道林家和老太太有这样的禁忌。
这事情得要提起林老太爷的好友——一个名叫张锦鸿的人身上。
此人天资聪颖、为人通达、勤政克己,兼之兢兢业业,一路官运通达。
原以为他会一生顺意,扶摇直上,却哪曾知道他家中发生了极大的变故,令得他两子丧命,仕途断绝。
要说这张锦鸿做人极为低调,个人生活极为简单,只一妻一妾,而那妾还是因照料他多年才给抬的。好些年,就连专司鸡蛋挑骨头的言官都挑不出一星半点的错处来。
按说这样的家庭教不出判经离道的孩子,可偏张家的小儿子就是个跳脱的。
自小就不愿循规蹈矩的过日子,幼时立志要学门功夫,说是为了今后行走江湖之用,于是留书一封,自个儿打了个包袱往少林寺去了。
那张锦鸿时任吏部侍郎,见得夫人哭哭啼啼呈上一封字迹歪歪扭扭的信,迟疑着展开,一看之下顿时大惊失色。
儿子好端端的居然要出家当和尚?开玩笑!
即使他准了,那些言官也不会放过这个参他一本的好机会,定是会对这个不孝子的离家大书特书,进而从教子不善管家不严扩展到他的立身不正不应为官。
若是那样,可当真是不得了。
张锦鸿急得直跳,立即派了人去抓,那人却连张二少爷的身影都未曾寻见,无可奈何之下,那人只好蹲在寺门口守株待兔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张二少爷的身影,却偏又被他走脱了,此后再也未曾看见那二少爷跑去少林寺过,这人只得悻悻回京复张侍郎的命。
张锦鸿着急啊,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原本还知道那浑小子是去少林寺学艺的,如今人在何处真真是全无半点可寻的踪迹了。
再加上日日夜夜啼哭的夫人,张侍郎直如热火焚心一般。
要问这二少爷去了哪儿?不能去少林寺学武,难道没有别处?他眼珠子还没有转过半圈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于是背起包袱去了一家叫不出名字来的小武馆,一待便是四年。
没了小儿子的任何消息,张侍郎无奈只好对外宣称,奶妈没管带好孩子,令得孩子没了踪影。于是有人就猜了,张侍郎的儿子这是被绑票了吗?
后来又过了半个月,大家都恍然大悟,张侍郎的儿子怕不是被人绑票了吧,大约是人贩子不知是何家孩子,于是拐卖了去。
张侍郎意外失了一子,夫人的眼睛都哭成了柿子,他却仍旧兢兢业业,真是不容易,不容易。
老实说,张二少爷不见的那四年,实在是张侍郎最为春风得意的四年,好日子一直持续到有一天一个少年踏步进府,英姿飒爽站在他面前,叫了他一声:“父亲。”
张锦鸿几乎要问他一句你是谁,话到嘴边却立即卡了住。这不是他那不孝子又会是谁?
张锦鸿二话没说,奔祠堂里操了个戒尺出来就要打,那少年却神色定然的一抬手,两指轻轻一夹,便将张锦鸿手中的戒尺稳稳接了下来,直将张锦鸿气得干瞪眼。
如今老太太还能记得清楚,老太爷在得知这件事后回了张锦鸿一封信,然后哈哈笑道:“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即已回来了,也没得什么好说的,又没真的落发做和尚,也就算了吧。张锦鸿如是想。
他想要好好过日子,可惜偏偏事与愿违。
那年春分时,本是他家大儿子同那李家小姐定亲的时日,却意外的杀出一个陈咬金——他的小儿子堵在府门口,不得人自由进出。
张锦鸿就问了,“你这是做什么啊?”
他小儿子冷冷表态:“我不同意。”
被他拦在府里的人就奇怪了。张侍郎这小混世魔王为什么不同意呐?是否是那李家小姐有什么不妥?
是呐是呐,这张少侠行走江湖数年,定是听得李家有什么不好的风声。
众家奴正如此想着,却没料到张二少从衣襟中抽出张纸道:“不若将这帖上的生辰八字换了我的。”
这便是被众人周知的张侍郎两子抢妻之事。
其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众说纷纭,全因那时张家已经被掀屋掘地般一团糟。
过了这么些年,前吏部侍郎张锦鸿一家的事情仍时常被提起,用以警醒家中长幼兄弟,于此版本越来越多,个中之故事也随着年岁变迁越发不同,却都有着同样一个结局:张侍郎长子因觉得颜面尽失,郁郁寡欢之下重病不起,半年后一命呜呼;李家小姐在此后殉情自尽而死;张侍郎被言官参倒,言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后罢官回乡,重病卧床,药石无灵,终在两年后死去。
至于那张侍郎的小儿子,在李家小姐死后就全没了踪迹。
老太太在老太爷的叹惋中得知了个中经过,于是同老太爷得了个共识,如今这共识也便成了老太太的禁忌:两兄争一女,实属不祥呐。
看那前吏部侍郎张锦鸿一家,便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实例。
原本这个故事只是林书茹卧躺在床百无聊赖时听得的一个消遣,若是没得薛姨娘和林棋茹那番明里暗里指说林书茹同冯家两兄弟暧昧的古怪言语,林书茹也不会立马反应过来,这应是老太太最大的禁忌。
面对这个被薛姨娘和林棋茹高高堆架起来的难题,林书茹别无他法化解,只得用打趣自己的方式,将这陷阱化成一个童言无忌的笑话。
还好这个身子尚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若是再大些,怕就是不管用了。
只是,即便这样答了去,没有方才的尴尬了,老太太应也不会再对冯家兄弟动别的心思了。
薛姨娘这盘下的,可真真是一遭好棋啊。
进退俱艰,灵光一闪间想到的唯一一个解决方法,虽然可以解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却还是着了薛姨娘她们的道。
怎样才能同冯家没了亲姻瓜葛,这令林书茹苦恼万分的难题,或许就在这个当下尽解决了。可这样的解决方式,却使得林书茹由衷气闷。
被人摆了一刀,可真是不舒服啊。
正想着,门帘被打了起来,林大老爷并着冯良一起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冯家两兄弟面色皆是不好。
林书茹撇眼间,似乎看见了冯世宁愤懑且幽怨的目光,不禁瘪了瘪嘴。
这小屁孩应是听见自己方才说什么了。希望他缄默不言,千万别给说漏嘴了。